 |
2014/09/09發表,已被閱讀 88,963 次 |
分類:專題 |
 |
2014年VTL總裁Luke Manley於圓山音響展前訪台,於代理商處舉辦新產品發表會,可是音響媒體並沒有真正看到新產品,VTL求好心切,就差那一點點就能趕上八月份亞洲地區音響展的旺季,所以Luke這次算是紙上談兵,但也夠讓人聽得心動了!
 | VTL在2014年的新產品有哪些?包括S-400 II後級、TL-6.5 MK II前級與TP 6.5唱頭放大器。雖然這次並沒能看到新產品,但經由Luke的紙上談兵,也夠讓人聽得心動了! |
新發表S-400 II立體聲後級
VTL在2014年的新產品有哪些?包括S-400 II後級、TL-6.5 MK II前級與TP 6.5唱頭放大,且讓我們聽Luke一樣樣娓娓道來。雖然我們在產品發表會當天,沒有看到S-400 II,但是Luke的描述很容易聯想:「基本上S-400 II就是立體聲的Siegfried!」好了,這樣很容易想像了,擺在試聽室裏面的Siegfried II是單聲道真空管後級,所以是配成對,如果是S-400 II呢?簡單,就只剩下一部Siegfried II,但卻是立體聲後級。
Luke表示,VTL多年來的設計邏輯,是設計大功率後級,同時具備快速地暫態反應能力(Large Power with fast reaction),而且還要簡單好用。舉例來說,Wotan曾經是VTL旗下最大的擴大機,真空管數量很多很多,可是偏壓很不容易調整。為了改進「不方便使用」的缺點,VTL開發了全自動偏壓調整(Auto-bias),可以自動顯示哪一個真空管故障,用家直接更換就可以,這過程就像更換燈泡一樣簡單。
 | 畫面中是Siegfried II單聲道真空管後級,所以是配成對,S-400 II只剩下一部Siegfried II,但卻是立體聲後級。 |
可是,Siegfried II本身是單聲道全平衡真空管後級,要把它「縮」在單一機箱,做成立體聲後級,等於電路空間少了一半,VTL勢必要有所取捨。Luke說要「塞」電路進來,確實花了很大的功夫,但是Luke表示,S-400 II依然維持了Siegfried II的精華,譬如全平衡放大、零負回授(zero global feedback)、阻尼因數(damping factor)可調。
不過,專心研究產品的VTL,這次也遇上產品「自家人打自家人」的麻煩了,Luke接著問大家:「如何比較MB-450 III與S-400 II?」雖然S-400 II長得像Siegfried II,但是和MB-450 III比較起來,美金定價幾乎多了一倍,可是真空管只有6個,而不是之前的8個,甚至S-400 II的最大功率還比MB 450 III小一些,看起來很難讓價格合理化。Luke說,答案都在聲音表現,他們在VTL工廠裡面試聽,搭配Wilson Audio Alexia比較,如果聽動態比較一般的音樂當中,S-400 II感覺聽起來比較清脆通透,可是差距並不算大,一旦換上大規模的交響樂時,就可以感受到S400 II在力度與穩定度更好。
 | VTL開發了全自動偏壓調整(Auto-bias),可以自動顯示哪一個真空管故障,用家直接更換就可以,這過程就像更換燈泡一樣簡單。 |
七年時間修改出新的TL-6.5 II
因為沒有實際的機器可以試聽,我們在代理商處聽的還是旗艦Siegfried,驅動Wilson Audio Alexandra XLF,不僅是音樂動態,整個音樂的氣氛,在豐富又純淨的細節當中,烘托得好極了。如果換上立體聲版的S-400 II呢?我想一定有差別,但很可能非常接近,那麼S-400 II就成了僅次於Siegfired II的選擇了!
接下來Luke把話題轉到TL-6.5 II前級,基本上這又是一項艱難的設計工程。VTL旗下的旗艦前級目前是TL-7.5 III,這是兩件式設計的前級,遵照「乾淨箱」與「髒箱」的原則,讓放大電路(乾淨箱)與電源供應(髒箱)分開,彼此就不會互相干擾。到了TL 6.5 II呢?抱歉,設計者又得要把兩個箱子合而為一了。其實之前第一代的TL-6.5已經是單一機箱的設計,可是為了要讓聲音「跳脫到另一個層次」,VTL花了七年的時間,才修改出新的TL-6.5 II。
TL-6.5 II延續了原本第一代產品的許多特徵,外加上數不清的修改升級。基本上全平衡差動放大線路沒有更改,那是讓前級背景寧靜的電路基礎,外加混合式(Hybrid)增益級加緩衝級放大。咦?這是什麼東西?TL-6.5 II的第一級放大使用12AU7訊號管,讓增益級獲得最好的電壓工作線性,隨後的FET緩衝級則可以強化電流量,達到「魚與熊掌」可以得兼的好處。
Luke表示,FET的工作模式比較像真空管,音樂性比較好,所以VTL選擇FET,而不是MOSFET。相較之下,MOSFET工作時需要外加偏壓,而FET則是隨時處於工作狀態,所以電路運作模式比較像真空管。此外,在前級部分,音量控制也是設計的關鍵,Luke說他們使用電阻Relay製作音量控制,可以保留音樂更好的餘裕度。
 | TL-6.5 II延續了原本第一代產品的許多特徵,外加上數不清的修改升級。基本上全平衡差動放大線路沒有更改,那是讓前級背景寧靜的電路基礎,外加混合式(Hybrid)增益級加緩衝級放大。 |
TP6.5唱頭放大器混合JFET與真空管
第三項Luke介紹的新產品,是TP6.5唱頭放大器。Luke表示,VTL的唱頭放大在美國市場賣得很好,這和公司的形象有關,他們長久以來只做類比的產品,沒有任何「數位」相關產品,而黑膠唱盤根本就是「類比」的觀念,所以許多人認為VTL是「類比的專家」,選他們家的唱頭放大器準沒錯。
這部TP6.5唱頭放大器,我們從型號可以看出來,這是「第一部」產品,等於全新設計,不過還是很有VTL的特點。唱頭放大線路一樣使用混合式放大線路,混合JFET與真空管,目的很簡單,就是求安靜無聲的音樂背景。Luke表示,JFET會提高20dB增益,經過RIAA之後,又會降低20dB,所以到MC升壓部分增加44 dB增益。真空管選用12AX7 ,而且還加上了平衡輸出,可對應唱頭阻抗47k~100歐姆。
最後,關於VTL的「聲音哲學」,Luke再次強調了,他們追求的是透明又中性的聲音(Transparent & Neutural)。在會後的試聽過程,我們也充分領略了VTL的威猛與細膩,對大功率真空管後級來說,能夠如此「魚與熊掌得兼」,真不簡單。如果您喜愛真空管的溫暖聲底,同時追求通透與龐大動態,而且每一項音樂細節都不想放過,來試試看VTL,他們是少數功率又大,又能保有真空管音色質地的美國品牌。
廠商資訊
進口總代理:鴻機國際 電話:02-2741-3030 網址:www.everestaudio.com.tw
|
 |
|
|
 |
Dali Epikore 7 落地喇叭
這次聽的 Epikore 7 是 Epikore 系列最小的落地喇叭,4 單體、3.5 音路、低音反射式的架構。但它可不是這麼簡單一句話就可帶過的喇叭。Epikore 系列喇叭繼承了 Dali Kore 上所使用的多項技術,我們得細細來...《 全文 》 |
|
Audiovector R10 Areteé 落地喇叭
丹麥喇叭品牌 Audiovector,旗艦喇叭 R10 Areteé 不僅身負原廠最多、最新、最高階的技術,而且作為具全音域規格的落地喇叭,單支喇叭依舊保有纖瘦的身型。這些都與它獨特的設計有關。...
《 全文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