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09發表,已被閱讀 52,933 分類:人物專訪
Fyne Audio總裁專訪 當我在2019年圓山音響展與Fyne Audio總裁見面,交換名片之後卻尷尬了,因為我沒辦法讀出名片上的名字,總裁的大名是Andrzej Sosna,姓氏沒問題,但名字卻考倒我了,Andrzej大方地說,別放在心上,他早就習慣了,就算英文是母語的人也常唸不出來,請稱呼他Anji,簡單多了,就唸安傑。

Anji與Fine=Fyne打開話題

那麼Fyne Audio呢?我也有點尷尬,因為Y在中間,該念「Fin」還是「Fine」?答案是Fine,Andrzej爽朗地說:「就是『Fine』,什麼事都很好的『 Fine』!」從正確的英語讀音聊起來,話匣子就打開了。

對許多人來說,Fyne Audio可能是相對陌生的品牌,不過2019年台笙在V樓大展房,展出旗艦喇叭F1-12,應該讓發燒友開始注意到這個品牌了。沒錯,Fyne Audio是一個年輕的音響品牌,來自蘇格蘭,2017年成軍,公司才不過兩歲半左右,但是Andrzej說:「我們都是資深的音響專業人士,組成堅強的研發與製造團隊,所以迅速在全球市場引起注意。」


音響老經驗的新團隊

Andrzej表示,他自己長期在音響圈工作,工程師出身的他,服務最久的公司是Tannoy,事實上Andrzej曾經擔任Tannoy總裁長達17年,而Fyne Audio的團隊成員,大多也是英國音響品牌的資深老手,許多人也是過去在Tannoy的同事。Andrzej說,想組成公司的原因很簡單,就是Tannoy關閉了蘇格蘭的工廠,離職的同事聚在一起,萌生合組團隊創辦新音響品牌的念頭。

Andrzej說,在大家討論要合組團隊之時,它其實已經離開音響圈一段時間,而Fyne Audio的成軍,故事就像「Blues Brother」電影那樣,老同事一個找一個,在很短的時間集結在一起,就這樣,Fyne Audio在2017年一月正式成立。


前六個月完全專注產品開發

從2017年創業開始,Andrzej表示,前六個月他們完全沒有行銷或營運的干擾,專心開發產品,到2017年中,他們終於有可以開聲的原型喇叭,並在當年度慕尼黑音響展亮相,雖然還是尚未完全底定的開發原型,但Fyne Audio已經受到相當多的關注,有了好的開始。

不過開公司哪有那麼順利的,Andrzej說Fyne Audio創立之初,他們完全專注在產品開發上面,但是當他們拿到國際訂單之後,才發現許多開公司的基本條件尚未齊備,像是與銀行之間的信用往來,開啟產線的必要投資,還有國際貿易的對口單位,都需要建立,於是Andrzej與團隊花了比他預期更長一點的時間,約莫半年準備就緒,2018年2月,Fyne Audio正式將全系列喇叭產品推上國際音響舞台。


2018獲得眾多英國音響媒體最高肯定

2018年是Fyne Audio豐收的一年,他們在二月份英國Bristo音響展,擺出F1旗艦系列、F500與F300入門與進階系列,立刻受到國際市場的矚目,並順利得到許多國家的代理,然後他們又補上F700系列。而且,Fyne Audio甫推出便獲得許多專業音響雜誌肯定,像是F302、F303與F501,都獲得英國What-Hifi五顆星最高評價,F302還拿到What Hi-fi年度大獎,同一年F303也獲得Hi-Fi Choice最佳推薦,讓Fyne Audio的知名度迅速攀升,

Andrzej強調,雖然Fyne Audio是一家新成立的音響公司,但是團隊成員都是音響產業歷練多年的專業人士,像是擅長同軸喇叭研發的Dr. Paul Mills,就是Fyne Audio核心設計成員,因此公司雖然年輕,但卻都是老經驗的專家在負責,而且很快地發展出Fyne Audio的核心技術,而最重要的關鍵技術就是同軸單體,也是Fyne Audio認定的「最佳點音源設計」,所以F1、F700與F500系列產品,都採用同軸單體。


獨家IsoFlare點音源同軸單體

Fyne Audio的同軸單體,外觀看起來不花俏,可是他們稱為IsoFlare的點音源單體,裡面藏著關鍵技術,Andrzej表示,同軸單體看起來很容易,但是要讓高音與中音發聲工作時,互相不干擾,相當不容易,其次
是高音單體的擴散性,不能受到外圈中低音振膜干擾,所以Fyne Audio的商標註冊技術IsoFlare,就是保留點音源準確且自然的發聲原理,但去除兩個單體互相干擾,以及高頻擴散性的問題,保留最自然純粹的音樂再生。

IsoFlare是Fyne Audio最重要的核心技術之一,很難在簡短的採訪當中講清楚,不過音響迷可以「看到」IsoFlare的樣貌,就是藏在高音單體出口的特殊形狀,而且每一系列的Fyne Audio喇叭,都有專屬特定的導流設計,而不是一招闖天下。


全新BassTrax低頻均勻擴散技術

第二項Fyne Audio的獨特設計,就是BassTrax低頻擴散系統,Andrzej說這項設計藏在喇叭底部,一般如果希望喇叭低頻擴散比較均勻,許多廠商會採用低音反射孔向下發射的設計,但是Fyne Audio不是簡單地讓低音反射孔向下發射,還在底部出口處,設計了尖錐形狀的凸起,一方面縮小開口,增加低頻氣流宣洩速度,另一方面也讓低頻向四面八方均勻擴散,是相當聰明的設計。

無段可調高頻增減與高頻等化

第三個Fyne Audio的獨特設計,就是高頻增益連續可調(HF Level Control),以及臨場感控制(Presence Control)。以F1系列為例,喇叭面板下方有兩個控制鈕,上方寫著Energy,就是調整高音量感,調整範圍為+/-3dB,而且是連續可調,並非傳統三段或五段調整設計,這麼大範圍可以調整高頻增益,肯定大幅提升Fyne Audio喇叭的空間聲響適應能力。

另一個寫著Presence的控制旋鈕,則是調整2kHz~5kHz的等化,Andrzej表示,這個頻段與關鍵的人聲和泛音最有關,Fyne Audio一樣設計無段連續可調,讓聆聽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適當調整Presence的增減。


雖然是第一次採訪Fyne Audio總裁,但是Andrzej對技術部份相當熟悉,在台笙的展房帶著我看Fyne Audio的設計細節,譬如F1系列與F500系列的懸邊就不同,Andrzej說F1使用10吋或12吋的大口徑IsoFlare同軸單體,所以懸邊採用雙重皺褶,達到快速的暫態反應,但這樣的設計對於10吋以下的單體,就變得太硬,所以Fyne Audio在F500與F700的IsoFlare同軸單體,就換上橡膠懸邊,而且在懸邊上面有特殊凹槽形狀,可以加快懸邊反應速度,並降低失真。

新品牌、老經驗、一鳴驚人

Andrzej最後不忘強調,Fyne Audio雖然是一家非常年輕的蘇格蘭音響品牌,可是他們是由老經驗的資深音響人組成的團隊,2018年在英國屢屢獲獎,一鳴驚人,且中高階Fyne Audio喇叭,全部都是在蘇格蘭當地自家工廠手工生產,請台灣的音響迷多注意Fyne Audio,他們家喇叭自然且準確的音樂再生能力,絕對不會讓音響迷失望。


廠商資訊

進口總代理:台笙
電話:02-2531-3802
傳真:02-2563-7278
地址:台北市吉林路24號4樓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sheng.taiwan

廣告
[新聞] 向高階系列看齊-Fyne Audio F502 同軸喇叭
F500 要算是頗為超值的系列,它並非價格最低,卻是運用了 Fyne Audio 多項看家技術的中堅產品,尤其是這款 F502,是 F500 系列中最大型的喇叭,採用許多和高階系列 F700 相同的設計,價格卻更為可親,是深入體驗 Fyne Audio 聲音表現的恰當選擇...《 全文

[新聞] 搭載自家最大尺寸單體-Fyne Audio F1-12落地喇叭
作為旗艦,F1-12擁有Fyne Audio最大尺寸的IsoFlare同軸單體,直徑足有300mm,振膜採用複合纖維材料,配合位於中央的75mm鈦金屬振膜壓縮驅動器,藉以達到時間相位的一致。壓縮驅動器與中低音單體的分頻點設在750Hz,可見該壓縮動器...《 全文

[試聽報告] 銷售好不是沒有原因-聽Accuphase E-480巧推Fyne F703
代理商還是夠義氣,講信用,既然答應讓我聽,終究要讓我聽到。而且再送上另外兩樣,一個是比E-480早一年推出的SACD/CD播放機DP-560,另一個是來自蘇格蘭的Fyne Audio今年才推出的F703喇叭。等得是久了點,但一次來三樣,怎麼算都賺到...《 全文

[新聞] 全系列採DDX數位直通放大-Fyne Audio F3系列超低音
[試聽報告] 超出預期的精彩表現-Fyne Audio F500書架喇叭
[新聞] 承襲F1旗艦技術-Fyne Audio F700書架喇叭
 
  
(多關鍵字搜尋時,請以半形「,」隔開) 
Naim NSS 333、NAC 332、NAP 350 套裝試聽記
Naim 今年大動作重整自家產品線。上半年原廠家用音響外銷經理 Liam Conway 來台時,鄭重和大家介紹最新的 New Classic 系列,唯當時還只有 NSC 222 串流前級、NAP 250 後級與 NPX 300 電源供應等三款產品。時隔一個月,在慕尼黑音響展...《 全文

Simaudio Moon 641 綜擴
Simaudio Moon 旗下最新推出的高階系列 North Collection,是他們家最高技藝的展現。該系列中唯一一款綜合擴大機 641,體積不算大,但外觀上明顯與自家其他綜擴等級不同。厚重的機箱,配上兩側弧形切割、線條優雅的散熱片,全機看起來像是穿...《 全文

丞遠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2007 Han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