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4發表,已被閱讀 36,775 分類:原廠故事
AirPulse原廠專訪(二) 將Hi-Fi平民化,AirPulse如何辦到?接下來就在AirPulse總經理馬強先生的帶領下,我們實地走訪生產線,看看這個兼具高產能、高效率、高技術且高環保的現代化工廠,是如何做出人人享受得起的Hi-Fi喇叭。

位在注重環保的松山湖科技園區

先前提到過,AirPulse是由中國最大多媒體音響品牌Edifier與知名喇叭設計師Phil Jones所共同成立的品牌,因此AirPulse的生產也都在Edifier進行。Edifier在2011年從深圳搬到現今位在東莞松山湖科技園區現址,松山湖是個面積8平方公里的淡水湖,原本是個生態區,是東莞著名景點,由於地理條件優異,位居東莞與深圳之間,交通便捷,2001年中國政府將其規劃為高科技園區,發展十分迅速,尤其是在引入華為總部後,更成為東莞與深圳周邊的高科技重點區域。

來到松山湖園區,舉目四望,竟是一片綠意,到處都是行道樹,實在不像個工業區,尤其在松山湖周邊,風景更是優美,原來,產業想進入松山湖園區並不容易,除了必須是高科技產業,還得受到當地政府的邀請才能在此設廠,此外,生產上必須符合當地嚴格的環保與安全法規,製造流程也要實施節能措施以符合排碳標準,並時常接受檢查。能夠進駐松山湖,即可證明Edifier是一間非常重視環境與企業責任的綠色工廠。

位在東莞松山湖科技園區的Edifier,集研發、設計、製造及全球銷售能力於一身,AirPulse也為於此處。畫面中的玻璃帷幕大樓是Edifier與AirPulse的辦公室與研發區,左側方形建物則是廠房,這裡就有2,800名員工。

Edifier生產規模十分龐大,所有機具與生產設備一應俱全,包括全自動靜電噴塗設備、木工車間、SMD生產線、無響室、組裝、測試、安規檢驗室...等,甚至連模具都自己做,幾乎所有事情,從產品研發、設計、製造、組裝、測試到完成,都在這裡完成。由於能從頭到尾完全掌握生產過程中的一切大小事,所以能夠嚴格把關產品品質,讓Edifier的最終產品不良率只有0.5%,是業界最低。要看的太多,採訪時間卻有限,AirPulse總經理馬強只能帶著我們挑重點看,以下先就噴塗、電腦輔助測試、無響室、SMD生產線…等部分做說明。

附帶一提,Edifier與AirPulse所有產品包括耳機都在此地設計生產,產線並不固定生產某一型號,而是依計畫機動調整生產線,因此採訪當日未必能剛好拍到AirPulse產品的生產過程。不過沒關係,Edifier與AirPulse所有產品都是依照同樣的嚴謹程序進行開發與製造,並不會因產品等級而有所差別。

全自動靜電噴塗

採訪當時,噴塗室正在替Edifier喇叭進行噴塗作業。因為AirPulse音箱的製作工序較為複雜,工藝要求十分精細,必須運用更多的手工,但Edifier的木工產線適合機械化、自動化的大規模生產,雖然也有能力製作AirPulse音箱,但做得慢,效率上划不來,因此AirPulse的音箱是發外給專門做家具的工廠製作。

Edifier噴塗室採用全自動靜電噴塗,並自行改造噴油系統,讓漆料附著更為均勻,工作人員只要將箱體板件一一掛上,輸送帶會依序將板件送入噴塗室,便可自動噴塗。噴完之後,輸送帶自動將箱體帶入風乾室。風乾完後打磨,打磨後再噴塗,如此反覆個兩、三次,經檢查無誤後才算完成。張總告訴我說,以前他們的漆料都是使用油性漆,現在一方面是因應松山湖園區法規的要求,二是張文東執行長認為應該要負起企業責任,盡到保護環境的義務,所以現在都改用更為環保的水性漆。張總還說,水性漆比較貴,而且噴塗後的瑕疵率又比較高,因此整體的成本比油性漆高得多,但基於企業的社會責任,他們必須要這麼做。

畫面中正進行Edifier喇叭的噴塗作業,採全自動靜電噴塗,只要透過人工將箱體掛上輸送帶,便會送進噴塗室自動噴塗。作業人員均配戴專業口罩,防止吸入漆料。

吊掛好的音箱正魚貫進入自動噴塗室。

噴好的音箱自動來到風乾室,排滿之後室內會加溫以加快風乾。風乾完後再進行打磨,磨完再噴,反覆個兩、三次才算完成。

Klippel電腦軟體輔助測試

接著來到Klippel電腦軟體輔助測試室。Klippel是一個來自德國的電腦輔助測試軟體,專門用來測試單體特性,包括振膜、懸邊、彈波、音圈、磁路…等都可測試,可藉以了解上述各部分元件的材料特性、物理性質,測試結果可供設計者做準確的判斷,是業界公認非常好的單體測試軟體。Klippel軟體必須搭配硬體方能使用,需要多少硬體則依使用者需求而定,像是Edifier什麼都要測,現場就備置了三套設備,連同軟體的價格約在百萬美元之譜。

張總表示,Edifier與AirPulse的單體都是自行設計後向供應商訂製,然後在廠內自行組裝,單體在設計之初,便已設定參數要達到多少的要求,因此組裝完成後的樣品,一定要用Klippel實地量測,看看是否達標。像是現場就擺了好多顆新來的8吋中低音單體,馬總說是要用在即將上市的AirPulse A800喇叭,因為覺得低頻還不夠理想,他們還在針對低音單體進行調整。

當下馬總就向我展示了一張當初A300研發時,中低音單體的分割震動模擬測試圖。做這項測試時,先要在振膜表面塗一層感光材料,當振膜震動,上方的光學感測儀便可感應到光的變化,藉此測量振膜的震動狀態。馬總表示,透過分割震動模擬測試,可了解振膜在不同頻率下的扭曲變形程度,變形程度越大,對聲音的影響越大,而剛性越好的振膜,震動時每個部位的一致性越好,變形越少,失真便越低。鋁盆的剛性好,因此失真小,這是他們替AirPulse喇叭選用鋁盆的主要原因。但鋁盆容易帶有所謂的金屬聲,又該如何處理呢?馬總說可透過表面塗層的配方、振膜形狀、彈波與懸邊的設計...等,一起下去考量,再加上系統的調校,即可讓金屬振膜的金屬味降到最低。

振膜分割震動只是其中一項參數而已,他們還會不厭其煩地量測許多項目,涵蓋機械、材料、電子...等各方面,像是有效震動質量、懸邊有效質量、BL值(磁力)、Q值、有效容積(可匹配箱體的最大容量)、懸邊的平衡、失真...等。馬總補充說到,透過Klippel除了可以知道單體是否符合標準,還可以幫助發現很多事情,例如設計有沒有問題、音圈合不合理(線徑、長短、繞線寬度、層數)、振膜剛性夠不夠、懸邊與彈波是太硬還是過軟...等,都看得出來。他說:「設計單體不是光求某一項的特性好,而是整體平不平衡。」更重要的是,不是只有AirPulse用的單體才這麼測,而是Edifier所有產品用到的單體,不論大小、價格、用途,一律要測。Edifier做事之嚴謹,可想而知。能做到業界第一,絕非偶然。

這是Klippel電腦輔助測試軟體的測試設備,畫面中共有三台,可針對單體的各個元件進行不同的測試,像是中間那台可利用光學感測做單體的分割震動模擬測試,藉以了解振膜的震動狀態。

這是A300喇叭的中低音單體的分割震動測試結果,畫面直接用視覺方式顯示振膜表面的震動狀態,不同顏色表示不同的震動幅度。

這是A200喇叭的中低音單體的的失真測試圖,可以看到總諧波失真、二次諧波失真、三次斜坡失真...等都極低,表示單體性能相能優異。

Klippel還可針對懸邊、彈波等不同部分進行分析,依依以數據方式表達。

業內頂尖的無響室

你以為用Klippel就測完了吧?其實還沒,Klippel測單體的各種參數,但頻率響應必須在無響室中測量,為此Edifier刻意打造一間曾是國內第二大的無響室,不論是面積與設備,均屬業內頂尖。

看到這麼大間的無響室,確實讓我開了眼界。站在裡面(其實是站在鐵網上),眼睛看得到的範圍與容積已經不小了,但實際上大得多,因為不僅6個壁面裝有無數個三角形吸音體,佔掉許多空間,而且整間無響室都是懸空的,與建築體並不直接相連,如此才能避免共振與噪音傳進來,可見無響室的實際體積更大的多。

在無響室中,不僅外界聲音傳不進來,裡面的噪音也會被三角形吸音體吸掉,不會反射回來。這時馬總就說了:「測頻率響應時不能受到環境的干擾,才能完完全全測到單體本身的聲音」,「一般小規模的企業不僅沒這麼多資金,也沒這麼大的地方,但我們不惜成本,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環境,有助於做出最正確的判斷,這是研發人員必須的東西」。Edifier非常重視研發,過程非常嚴謹,該做的測試不可少。馬總強調,「研發階段一定要有這些數據來做佐證」,不論是AirPulse還是Edifier,不管產品是貴的還是便宜的,複雜的還是簡單的,Edifier堅持研發程序一定是統一的,因此所有產品在研發過程中一定會在無響室測試。我在現場就看到許多小顆單體,看起來應該是Edifier小型多媒體喇叭或無線隨身喇叭使用的單體,都是準備要進無響室量測的樣品。

Edifier無響室的面積曾是中國國內第二大,不論是面積與設備,均屬業內頂尖。

無響室的地板其實是鐵網,底下也佈滿三角形吸音錐,確保四面八方都不會有聲波回彈回來。

障板上的圓形部分是活動的,可換置各種不同尺寸的圓形障板,便於安裝各種尺寸的單體。

Edifier除了多媒體音響,近年來也快速發展耳機產品,無響室裡的假人頭便是用來量測耳機與麥克風。

除了量單體與麥克風,這裡也可以量喇叭系統。畫面中的平台可放置完成後的成品喇叭,前方1公尺處也有一支麥克風。

這裡是無響室外的控制室,可以看到桌上放了許多顆很小的單體,正是準備進無響室的。Edifier堅持研發程序一定是統一的,因此所有產品在研發過程中一定會在無響室測試。

軍容壯盛的SMD生產線

SMD(表面黏著元件)是將電路微型化、提高產能、確保品質的最佳利器,Edifier的主力產品包括多媒體主動式音響與小型多聲道系統,內部的數位處理電路、DAC、控制電路…等都必須微型化,因此Edifier很早以前便開始運用SMD技術,廠裡備有多部大型SMD機台。近年來,Edifier為了在無線耳機市場搶占一席之地,更不惜重金添購精密度更高的SMD機台,我在現場就看到兩部「手機級別」SMD機台,也就是說,這兩部機器拿到華為就可以做手機了,Edifier專門拿來做真無線耳機。我還聽馬總說,這兩部機台現在都維持24小時運轉,還不太夠用,因此他們準備再買一台更新、更精密的機台。至於舊的SMD機台也沒閒著,可繼續做音箱內部的電路板與打樣。總而言之,Edifier只要自己能做的事,就不會假手他人,一來能百分之百控制品質,二來能維持研發與設計能力,難怪能一直稱霸市場。

這是非常先進的SMD機台,其精密度之高,足以做手機。Edifier有兩台這樣的機器,還不太夠用,打算再買一台更先進的,以加快真無線耳機的生產速度。

這是SMD機台的上料部分,可以看到畫面中機器下的圓形紙捲,每一捲就是一種元件,先用膠水黏貼於電路板上,貼滿後進熱風爐,讓表面的銲膏融化,即可將SMD元件焊牢。

這是經SMD焊接後完成品,應是用於Edifier的主動式音箱。

從形狀即可看出,這是無線耳罩式耳機的電路板。近年來Edifier耳機的成長飛速,目前的營業額已經佔到一半以上,還在繼續成長。

廠商資訊

AirPulse代理商:力孚國際
電話:02-2784-9078
網址:www.edifier.com.tw

廣告
[專題報導] 首席設計師Phil Jones現身說法-AirPulse原廠專訪(五)
Phil Jones可能是個較為陌生的名字,但對資深發燒友而言,那可就如雷貫耳了,他除了是鼎鼎大名的AE(Acoustic Energy)與AAD喇叭創立者,並曾開發出許多具有創新性的產品,目前則擔任AirPulse首席設計師...《 全文

[專題報導] 追求最低失真-AirPulse原廠專訪(四)
AirPulse始於Edifier執行長張文東的一個理念:「將Hi-Fi平民化」,藉由與著名喇叭設計師Phil Jones合作,將Phil Jones在AAD時期所研發的經典產品下放,並透過Edifier的嚴謹製程與成熟技術做出接近Hi-Fi的聲音表現,還能超越Hi-Fi產品的...《 全文

[專題報導] 不良率低於0.5%的秘密-AirPulse原廠專訪(三)
在上個單元中主要談的是Edifier與AirPulse喇叭研發過程中的前期測試,藉以找到最適合的元件,這篇則將重點放在組裝、製造與品管,看看Edifier與AirPulse是如何年銷業界最高的800萬套以上產品,又能達到業界最低的0.5%不良率...《 全文

[專題報導] 人人消費得起的Hi-Fi-AirPulse原廠專訪(一)
[新聞] 可愛無極限-Edifier W3小小兵真無線耳機
[新聞] 低頻下探20Hz-Airpulse ASW300主動式超低音喇叭
 
  
(多關鍵字搜尋時,請以半形「,」隔開) 
Naim NSS 333、NAC 332、NAP 350 套裝試聽記
Naim 今年大動作重整自家產品線。上半年原廠家用音響外銷經理 Liam Conway 來台時,鄭重和大家介紹最新的 New Classic 系列,唯當時還只有 NSC 222 串流前級、NAP 250 後級與 NPX 300 電源供應等三款產品。時隔一個月,在慕尼黑音響展...《 全文

Simaudio Moon 641 綜擴
Simaudio Moon 旗下最新推出的高階系列 North Collection,是他們家最高技藝的展現。該系列中唯一一款綜合擴大機 641,體積不算大,但外觀上明顯與自家其他綜擴等級不同。厚重的機箱,配上兩側弧形切割、線條優雅的散熱片,全機看起來像是穿...《 全文

丞遠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2007 Han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