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24發表,已被閱讀 43,687 分類:原廠故事
丹麥System Audio 丹麥雖小,卻是Hi End音響的重鎮,從單體、喇叭、擴大機、線材等等,知名Hi End品牌多不勝數。不久前由巨禮文化新引進的System Audio(簡稱SA),在2008年高雄與圓山音響展初試啼聲,引起許多迴響。不過新品牌大家比較陌生,於是U-Audio編輯部先行編譯整理SA原廠資料。

創立早在1984年

System Audio創立於1984年,當時的市場背景是大廠當道,但SA雖是初創業的蚊型小廠,卻引起音響專業媒體的高度關注,認為SA「樹立了喇叭設計的新標準!」但SA創業的第一款喇叭卻不是大型喇叭,而是一款瘦高的落地喇叭,尺寸雖不大,卻能發出龐大的音樂規模,其獨特的設計開創了喇叭設計的新方向。

自認為「擁有靈魂」的公司

System Audio於1984年推出的第一對落地喇叭。
SA的創立者Ole Witthoft從1984年開始一直掌握著設計大權,他自己也玩音樂,所以他對音樂重播該是如何,自有一套標準。Ole說:「沒有任何喇叭可以重播與現場相提並論的音樂,大部分的喇叭聽起來都很乏味,如果你不能聽到音樂的細節,或是感受到藏在音樂裡的情感,那都要歸咎於喇叭的效果太差。我一直覺得很奇怪,當大家都在比較喇叭的技術規格時,卻沒有人質疑其實音樂聽起來好不好,才是選擇喇叭的關鍵!」

看不慣業界的奇怪邏輯,Ole於是投入喇叭設計。經過幾年的努力,1984年SA終於登場。到目前為止,Ole Witthoft依然是SA研發部門(R&D)的主管,為了喇叭研發,SA已經投入數百萬元的經費,並組成堅實的研發團隊,讓SA喇叭可以不斷跟著科技研發而進步。

做出每個人都能感受的獨特性

SA的創立者Ole Witthoft。
從原廠網站的代理商資料顯示,目前SA喇叭已在全球34個國家銷售,主要的消費客群都是愛樂者或電影愛好者,以及專業錄音室、電視台和各年齡的音樂演奏家。Ole Witthoft解釋道:「我們不僅為專家製作喇叭,每一個人都懂得什麼是好聲音,而我們(SA)的目標就是讓每一個人都可以聽得出來(SA)在聲音表現的巨大差異。」

有「態度」的公司

SA並不跟著市場的需求而設計產品,因為整個公司成立時,Ole Witthoft認為喇叭市場並不健全。SA誕生是為了實踐理念,所以SA自己設定產品目標,他們並不打算用「技術」來混淆消費者的視聽。對於SA而言,他們相信品質來自於好聲音,而且他們也要讓SA的喇叭就像是客廳裡的家具一樣漂亮又自然。

技術融合的產業

SA發現目前很多音響產業的專業人士,跑到亞洲製作音響,他們拿塑膠材料製作的喇叭花不了多少成本,而整套音響系統加起來的價格大概和一雙比較好的鞋差不多。有人還會說其實用電腦聽音響就「夠好」了,有人也會說喇叭不過是外表好看,聽起來都一樣。還有人建議你去讀音響雜誌的評論,評論員講的話幾乎都是聖經。評論員還會告訴你,聲音的組成是非常複雜的,您必須要好好研究音響雜誌才能瞭解箇中奧妙。還有人說喇叭很貴,要花你一整年的薪水,還得重新改裝聆聽空間,才會有好聲。幾乎所有的人都會告訴你,要懂得裡面深奧的技術,你才能真正理解喇叭聲音的奧妙。

SA對以上看法完全不同意。SA強調自己是一家「完全不一樣的公司」,公司背景並不是源自音響產業,SA不想造成消費者的混淆,只是想把產品做得更容易理解。


聲音是普世共通語言

SA認為所有的人都有能力分辨聲音的好壞。這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質。小孩子在不會讀書寫字之前,就已經能夠享受音樂的樂趣了。在音樂會現場,只需要聽聽交響樂團演奏幾秒鐘,就知道今天樂團認不認真,或是演奏得心不在焉。音樂存在於生活周遭,強化各種感覺並成為記憶的一部份。每個人都可以瞭解音樂,並從音樂中感受到豐富的內涵與情感,那不是文字所可以形容的。如果有人曾經試著在「無聲」的狀態下看電影,他一定會知道聲音對電影的重要性,最少佔一半以上。

設計也是普世共通語言

如果認為設計只是「包裝」產品的方法,那肯定是錯誤的觀念。設計本身並不是那麼簡單。SA把設計看做在真實世界中具備產品功能的一環。當我們瞭解空間聲響是影響優秀音樂重播的最大因素,SA的設計便是試圖設計出對空間聲響最不敏感的喇叭。

SA認為喇叭主要的內涵是電聲學的設計,但依然是設計。如果SA對電聲設計不感興趣,他說他們會建議消費者每次買新喇叭的時候,一併改變空間的設計,顯然SA希望做出「任何空間都能適應的喇叭」。

SA在設計喇叭時,也會注意到喇叭與擴大機的搭配,盡量讓喇叭成為所謂「容易驅動」的類型。SA並不生產擴大機,所以他們大可以說聲音不好是擴大機的責任,但SA並不這麼做,因為他們不希望消費者購買新喇叭的時候,一併也要更換新的Hi-Fi系統。SA認為設計的本質是「思考如何將產品的功能發揮到極致」,而SA不僅在技術規格上考慮這件事,同時也注意到產品的外觀與色澤。

所以SA在設計產品的理念很清楚而明白,就像喇叭能搭配空間聲響一樣,不需要討論,因為喇叭必需要能適應任何空間。或者喇叭是不是能和擴大機搭配得好,也不需要討論,因為喇叭一定要能和現有的任何擴大機搭配。

所以SA從事「設計」的功課如下:製作出夠漂亮的喇叭,可以在家裡面當作家具擺設一般,如果設計反而讓產品更難使用,那就是不好的設計。設計就像是語言一般,如果設計者心裡面沒有意見要表達,那就等於是沒有人說的語言。

SA不相信商業分析

在現代商業市場上,許多人對於市場調查、統計、票選或其他方式,來瞭解消費者並指導產品的方向。很多公司都認為統計與市場調查是瞭解並滿足消費者的重要方法。哪天消費者喜歡某些產品,公司就會設計那些產品,每當消費者的想法改變,產品的設計也會改變。

SA並不是這樣的公司,因為SA並不靠消費者統計來經營公司。SA認為經營事業是自己的責任,光是滿足消費者還不夠,SA希望能讓消費者對產品感到驚訝,而我們也希望製作連我們自己都想擁有的產品。

大部分擺在店面的產品,功能和外觀都很像,為他們都是市場調查衍生的產物,所以買任何一款大概都沒什麼差別。消費者填寫產品意見,通常僅反映出他早已經知道的事情,但他們並不瞭解新技術的發展。音響製造商自己不瞭解產品發展的方向,於是轉而詢問消費者的喜好,但消費者想要的大概都差不多,希望產品可以更便宜一點,或是換上不一樣的色彩,然後製造商就迎合消費者的需求,而不投入新技術研發。SA一點也不認同這樣的方向,而是勇於創新,用技術強化產品內涵。

廣告
[新聞] 短小精悍-System Audio SA705喇叭
什麼?15公分寬,28公分高,應該只能算是迷你喇叭吧?也對,這款精巧袖珍的System Audio SA705書架喇叭體積的確迷你,但可不能因此而小看它,因為來自丹麥的System Audio正是以小尺寸為其設計哲學,強調反應靈敏的小尺寸單體,才是重現...《 全文

[專題報導] 音樂性、整合性加高品質-System Audio產品哲學三要素
丹麥System Audio自認為是一家想法「與眾不同」的公司,他們強調自家產品走「系統設計」(system design),看起來似乎和時下流行的「系統家具」有些類似。究竟SA所謂的系統設計包含哪些東西,SA整理其產品哲學的三大要素,分別是...《 全文

[專題報導] 關於聲音與技術整合-System Audio想法與眾不同
System Audio認為喇叭最重要的「性能」是聲音表現,但喇叭在音響系統中卻有許多地方違背自然物理定律。在擴大機、DVD或CD當中,音樂訊號存在的模式是電子訊號,非常精準而快速,但用來發聲的喇叭振膜卻非如此。《 全文

[音樂] 薑是老的辣-Charlie Haden「The Private Collection」
[新聞] 小空間最佳解決方案-System Audio SA 1530喇叭
[新聞] 挪威Hegel擴大機潛力十足-丹麥SA喇叭蓄勢待發
[新聞] 層層技術於一身-System Audio SA Ranger喇叭
 
  
(多關鍵字搜尋時,請以半形「,」隔開) 
Bluesound NODE ICON 串流播放機
Bluesound 新推出的旗艦串流播放機 NODE ICON,不僅功能豐富,而且規格、介面給好給滿。NODE ICON 內建 DAC,用家不必為搭配 DAC 而煩惱。NODE ICON 使用 2 顆 ESS SABRE ES9039Q2M ...《 全文

響音分享會-義大利美聲與黑膠之旅
本次活動將於 1 月 26 日晚上 7 點至 8 點,在高雄市鹽埕區新樂街 117 號 2 樓的 koou coffee 舉行,主題為「義大利美聲與黑膠之旅」。現場將展示 NAD C 588 黑膠唱盤,以及 EAM Lab 102i 綜合擴大機,透過高...《 全文

丞遠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2007 Han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