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3發表,已被閱讀 3,529 分類:人物專訪
專訪 Spec 社長石見周三 今年 TAA 音響展,波音聲技睽違多年再度參展,不僅帶來整套 Spec 旗艦前後級系統,更邀請到 Spec 原廠來台。如果你在週末來逛展,在 453 房遇到一位日本大叔一面介紹音響,一面展示音樂,那位就是 Spec 的社長石見周三(Shuzou Ishimi)。另一位很少開口的先生,則是 Spec 的技術部長坂野勉(Tsutomu Banno)。


13 年的追尋,追尋一個「真實聲音」的理想國

Spec 在 2010 年創立。社長石見周三原本是 Pioneer 的營業部長,技術部長坂野先生也同樣在 Pioneer 的技術部工作。二人在 Pioneer 服務多年,到了一定年紀,想要出來做一點自己想要做的東西,實現個人的理想。他們的理想是什麼呢?又要做什麼呢?

「我們的目標就是 Real Sound。」石見社長指著手中列印出來的投影資料標題說著。就著市場而言,身為後進公司的 Spec,目標是打進全日本前五大音響品牌。要達成這個目標,就必須做出品牌的特色。因此,即便他和坂野都來自 Pioneer,他們一點不想複製 Pioneer 的技術和設計,而是要樹立自身的聲音美學及聲音哲學。唯有這樣,才能使他們躋身 High End 領域。

那在 Spec 的心中,什麼才是「Real Sound」?或者說,什麼樣的聲音才算得上是「Real Sound」,石見社長的定義很簡單:越真實越好。他們 Spec 有一句很響亮的 slogan —「真實的聲音最美;所謂的音樂性,就是真實的聲音」。所以,他們自己試聽,或向人展示器材時,播放的音樂都是真實樂器的演奏,而避免播放透過許多後製製作出來的音樂。現場演奏就是聲音真實與否的參考標準,唯一的標準。


什麼是 Real Sound?就是「生」的聲音

坂野先生說了一個生動的比喻。他表示,我們聽小提琴就該像是一把小提琴在演奏,雙簧管就該是一支雙簧管,什麼樂器就該是那個樂器。這麼說很容易,但真得要還原那麼真實的樣貌,就不是大家都做得出來。「聲音就跟食物一樣,我們追求的就是『なま』的聲音。」なま(nama)是生食的意思,指那些未加工過的天然食材。由於未曾經過加熱,所以保有百分之百食材原本的味道。吃的時候,品的不是調味手法,不是烹飪技術,單是食材本身的鮮度。

關鍵在於如何再生更完整豐富的泛音

那要怎麼在音響上達到這個「なま聲音」的目標呢?坂野表示,要讓小提琴聽起來像小提琴,其實就是還原真實的音色,其關鍵則在不消殺任何微小的訊號,特別是泛音資訊。「所以我們很重視這些『倍音』的再生,越高的 overtones,再生越難,但這就是聲音真實的關鍵。」為此,他們認為傳統的前級設計,恰好與這個理念相悖。

前級最重要的一個功能就是音量控制,但是訊源送入的訊號已經很小了,前級還要把它衰減得更小,接著又將衰減後的訊號放大。在音量控制這環衰減訊號,就扼殺了許多微小的訊號,減少了造成真實聲音的泛音生成。坂野指著資料上的圖示表示,系統的底噪是固定的,如果那些微小的訊號被衰減到接近底噪音量的水準,就會聽不清楚這些訊號,而它們又是還原真實聲音的關鍵因素。基於上述理由,他們想要避免這麼多階的放大方式,是以提出「Pure Direct」這個更簡單的路徑。

這次 TAA 音響展,波音聲技睽違多年再度參展,帶來整套 Spec 系統,包括 RPA-MGCEX 前級控制器、RPA-MG3000 立體聲後級、RMP-DAC3EX 解碼器、RMP-UB1 Diretta USB Bridge,喇叭則是 Piega Coax 811。現場發出純淨、細緻、精巧、輕鬆,且令人愉悅的聲音,教人不禁駐足流連。

「Pure Direct」保留下最大量的微小訊號

「Pure Direct」的前提是訊號從訊源送出後,不經過前級的音量控制做衰減,直接送入後級。那音量還是需要衰減,才能獲得適當的聆聽音量啊?Spec 的替代做法,是用一顆電阻陣列的晶片來取代傳統的音量衰減。從相當於前級功能的「控制器」牽一條控制線到後級,音樂訊號是透過訊號線「完整的」送入後級,後級則根據控制線送來的音量指令,經由後級端的電阻晶片,透過改變增益來調整放大率。


自己開發 D 類放大線路

再一個 Spec 的招牌設計,就是 D 類放大線路;這讓 Spec 在眾多日本 High End 品牌中,獨樹一幟。石見社長表示,管機和晶體機都各自有其優點,但是他們能做到的,D 類放大都可以做到,相對而言,D 類的優點,傳統擴大機卻做不到。在 Spec 看來,D 類放大的優點,除了不發熱,可以使用密閉機箱外,在線路上,更有直接、能損極低、路徑最短的優點。這讓 D 類擴大機對喇叭具有優異的驅動力,特別在重現微小訊號上,尤其有優勢。

既然要做,就要做最好的。Spec 不買現成的放大模組,而是自己開發 Spec 的 D 類放大線路。會認識到 D 類放大的好,石見社長提及兩個老朋友,一位是西村,一位名本田,倆人都曾在 Pioneer 與石見等人共事。後來,西村和本田離開 Pioneer,去 International Ractifier 工作,他們在電晶體、放大器上的專業,提供了 Spec 許多啟發,也因這層關係,確立了 Spec 走往 D 類放大的路。

石見社長也表示,擴大機是 Spec 最重要的產品,可以說是 Spec 公司的核心。事實上,在音響系統上,擴大機扮演的角色正是如此重要。「很多人認為喇叭最重要,音響聽一聽覺得不夠好,就換喇叭。其實,擴大機才是關鍵。」擴大機就像是汽車的引擎一樣,輪子能走,車子能動,都是因為引擎所賦予的動力。他建議大家,買擴大機時務要慎選。

有好元件還不夠,要懂得怎麼調和運用

坂野先生表示,一台擴大機聲音會好,其實是線路配上好元件的綜合結果。因此,Spec 很強調一件事,就是「Capacitor Blending」。一要找到好元件,二要有理想的調和運用。為此,在關鍵元件上,Spec 盡可能自己找廠商訂製。一顆印有自家商標的薄膜電容,訂製成本要 5,000 日幣。而用在電源供應器上的雲母電容,體積遠比平常看到的雲母電容都大,其中所用的雲母材料,是來自印度喜馬拉雅山邊的紅寶石雲母礦,電容廠單顆報價就要 60,000 日幣。


電源供應決定了一半的聲音

在 Spec 的擴大機上,電源供應是極重要的部分,坂野先生甚至說:「擴大機的聲音表現,有一半決定於電源供應。」Spec 的擴大機有兩種電源設計,較大的機種,一率是採用 R-Core 變壓器的線性電源,較小的機種則採用交換式電源。之所以選擇 R-Core 變壓器,則是他們發現 R-Core 變壓器的瞬間供電能力比常見的環形變壓器好。他們會在小機箱款擴大機裡採用交換式電源,也是因為交換式電源比環形變壓器的瞬間供電更優異。而前面提到的雲母電容,就是用在 Spec 擴大機的電源供應上,而旗下最頂級的 RPA-MG1000、RPA-MG3000 後級,和 RSA-F33 綜合擴大機的電源供應所用的,就是那一顆 60,000 日幣的雲母電容。


破除功率迷思的 D 類廠家

問題來了。市面上的廠家,之所以選用 D 類放大,不外乎兩個因素,一個是為了用在小機箱內,一個則是為了獲取大功率。Spec 的擴大機並不真的算是小音響,既然採用 D 類放大,為什麼規格表上的輸出功率數值卻不高,往往只有 50W、60W,即便是旗艦的單聲道後級 RPA-MG1000,對應 8 歐姆也不過 150W。為什麼不把功率做的大一點呢?

坂野先生表示,很多人都認為功率越高,擴大機越好。其實這完全是誤解。在同一音量下,我們純從聽感上,根本無從判斷這是 50W 還是 300W 的擴大機,功率跟音質沒有直接的關係。而 Spec 的擴大機為什麼功率做的並不特別大,是因為他要讓所使用的 FET 晶體,以及所設計的 D 類放大線路處於最佳的工作點。「我可以提高功率,但那會犧牲掉很多東西,我不願意這樣。」他以RPA-MG1000 和 RPA-MG3000 這兩款功率較高的旗艦後級為例。其實,在他們 50W、60W 的擴大機裡所用的放大線路,只要調一下就可以拉到這麼高的功率,但那不是該線路和該 FET 晶體最佳的工作範圍;所以,兩款旗艦後級的線路他得重新設計。


坂野先生繼續說,其實他根本不想給功率數字,因為那是輸入 1kHz 訊號的測試結果,那根本不是音樂。擴大機在播放音樂時到底能不能放得好,真正重要的是瞬間的暫態反應,反應速度夠快,聲音才會活生。單在實驗室裡丟一個固定的死訊號,跟本無法反應出擴大機的能耐。石見社長以前面提到的泛音重現,為此作出結論,「我們追求的『Real Sound』關鍵在微小訊號的重現,在這點上,功率大不大一點關係也沒有。」

擴大機也是樂器

Spec 第三個特色,而且一眼就看得出來的,就是他們在機箱上大量使用實木材料。這是因為 Spec 認為擴大機其實就跟樂器一樣,需要重現諧波,所以,他們把樂器製造所使用的木頭用於擴大機上。至於要用什麼木料,用在哪裡,該怎麼用,則是經過反覆實驗所得來的。例如,他們擴大機的底板用的是雲杉木,這跟小提琴的正面的共鳴板一樣;機箱兩側則用上質地較硬的楓木,這則跟小提琴的背板一致。至於腳錐,則以日本楓木為主,中央用來接地的部位則是胡桃木。用木的原則,基本上可說是從硬到軟,漸漸變化,這有助於讓擴大機再生自然的諧波。


消除反動電勢有兩招

Spec 不只有擴大機、DAC 等插電器材,他們還有很多小道具,包括墊材、唱片墊、USB 消噪器,以及推出很多年,今年剛推出改款的 RSP-W1和 RSP-AZ9。這個型號上的英文縮寫「RSP」,意思是「Real Sound Processor」(真實聲音處理器),那它要處理什麼呢?石見社長表示,這是用來接在喇叭上,可以消除喇叭的反電動勢,讓擴大機對喇叭的控制力更好。「這不會提高喇叭的效率,而是讓擴大機工作更輕鬆。」

RSP-W1 主要針對低音單體,可以增進系統的低音表現;RSP-AZ9 則對全頻段有效,所以他們用英文字母 A 和 Z 為名,表示從 A 到 Z 所有一切它都負責。至於為什麼 RSP-W1 為什麼比較大?不要以為大就是好,那是因為 RSP-W1 其中所使用的電容最好以立著放,所以盒子才做得比較高。石見社長表示,這雖然只是小配件,但這也是為了實現再生微小訊號,好達成「Real Sound」的目的。不過,他也不諱言,因為現在有的 High End 喇叭,分音器裡已經有類似的線路,所以加上這兩款 RSP 之後,不一定會有明顯的改善。「但對多數喇叭來講,都會有效。」


放下舊觀念,才能看見聲音的新世界

最後,我問石見社長有沒有什麼話想跟臺灣的朋友們說的。他點了點頭,緩緩說道,Spec 帶來了很多不同於以往音響圈的新觀念,他們這十幾年來,在日本,在海外,在各地,積極推廣這些觀念 — 為了追求真實的聲音,需要重現完整的諧波,那就必須再生豐富的泛音,這跟微小訊號的資訊量有關。他們所做的所有努力,甚至開發出的周邊商品,都是為這目標。他深願大家能放開心胸,放下許多舊式的音響觀念,與 Spec 一起追尋來自「Real Sound」那般なま的美好聲音。


廠商資訊

Spec 進口總代理︰波音聲技
電話︰03-657-5264
店址︰新竹縣竹北市台科路71號
網址︰https://www.point-audio.com/

廣告
[新聞] 特選零件,強化低頻-Spec RSA-BW7EX 綜合擴大機
來自日本的 Spec,由前 Pioneer 的工程師創立,十多年來,秉持著他們在音響電子電路上的專業,以及他們對聲音美學的獨到見解,讓市場見識另一派的日式風格。對於想要接觸 Spec 的朋友來說,偏屬入門等級的 RSA-BW7EX 綜合擴大機就是一個很好的...《 全文

[新聞] 特殊諧波調變設計-Spec RPA-MG3000 立體聲後級
Spec 成立之後,先是推出綜合擴大機,隨後推出同屬一般尺寸略小的後級。之後又堂皇推出 RPA-MG1000 單聲道後級,黑色機箱搭配實木外框及底座,比標準尺寸更大的機身,顯出其過人的旗艦身段,而電源分離的四件式設計,更是霸氣十足。可是...《 全文

[新聞] 貫徹 Pure Direct 理念,還原最小音樂訊號-Spec RPA-MGCEX 後級控制器
「後級控制器」?這是什麼?Spec 旗艦系列有兩款後級,包括單聲道後級 RPA-MG1000 和立體聲後級 RPA-MG3000。可是,卻沒有一個相對應的產品,標註是前級。事實上,有的,就是這台 RPA-MGCEX。這是 Spec 為兩部旗艦級後級擴大機所...《 全文

[試聽報告] Diretta,我受教了-Spec RMP-UB1 Diretta USB Bridge 試用報告
[新聞] 跟反電動勢說再見-Spec RSP-AZ9EX 音質改善器
 
  
(多關鍵字搜尋時,請以半形「,」隔開) 
Naim NSS 333、NAC 332、NAP 350 套裝試聽記
Naim 今年大動作重整自家產品線。上半年原廠家用音響外銷經理 Liam Conway 來台時,鄭重和大家介紹最新的 New Classic 系列,唯當時還只有 NSC 222 串流前級、NAP 250 後級與 NPX 300 電源供應等三款產品。時隔一個月,在慕尼黑音響展...《 全文

Simaudio Moon 641 綜擴
Simaudio Moon 旗下最新推出的高階系列 North Collection,是他們家最高技藝的展現。該系列中唯一一款綜合擴大機 641,體積不算大,但外觀上明顯與自家其他綜擴等級不同。厚重的機箱,配上兩側弧形切割、線條優雅的散熱片,全機看起來像是穿...《 全文

丞遠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2007 Han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