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5發表,已被閱讀 4,379 分類:人物專訪
專訪 In-akustik 業務經理 同樣受到台港音響展撞期影響,Sven Schulz 只能參加 8/ 10 的 TAA 音響展。採訪安排在當天下午,在此之前,我在圓山飯店走動採訪,三度遇到他,「時間還沒到,你先讓我採訪,等等再聊。」其實,對原廠來說,參加國外的音響展也是一種學習。對 Sven 這樣的業務經理而言,他是 In-akustik 面對市場的斥侯,各地區的市場究竟是何風貌、狀況如何,資訊由他帶回去。所以,他來音響展也沒閒著,到處走、到處逛,看人、看展、看環境。

終於到了表定採訪的時間,他看著窗外烏雲密佈,一副山雨欲來之勢,「台灣的夏天都是這樣嗎?」是的,這種熱對流的強降雨,是典型的台灣夏季氣候;不是每天都會下,但恰好音響展這幾天都是如此。天氣是再平凡不過的開場白,沒想到我們也用上了。

在變動的市場環境下,力求業績穩定成長

由於幾個月前才剛造訪 In-akustik 原廠,生產線也看了,新產品也認識了,和技術長 Holger Wachmann,與總經理 Dieter Amann 也吃過飯聊過天,一時之間實在想不出要問什麼問題。只是之前忘了問他,我在事後想起,現在補問一下:「既然 In-akustik 的工廠擴大,產線調整,這對他們的營業額帶來什麼影響呢?」

Sven 表示,這很難直接回答,但是他可以確定地說,在 2020 到 2022 年疫情期間,In-akustik 的業務有顯著的成長。不僅是自家線材賣得好、賣得多,連他們作為德國代理商所販售的音響器材,銷售狀況也很不錯。至於線材方面,大概在 5、6 年前,他們入門級的 Star 系列和 Premium 系列賣得非常好。「因為這兩個系列不是 Hi Fi 等級的線材,因此通路更多元,我們賣了很多;尤其是 HDMI 線。」


可是,風水輪流轉,後來 HDMI 線和入門線的銷售開始下滑,反倒是 Reference AIR 系列越賣越好。所以,市場一直在變,他也很難跟我說個準。只能說,總體而言,他們的業績是穩定上升的。

但是今年對他們來說就很挑戰了,「歐洲現在面臨嚴重的通貨膨脹,通膨率高達 20% 以上,這讓消費市場的購買動力大大降低,大家盡可能不花錢或少花錢,如果真要花錢,他們寧可用在旅遊度假上。」我告訴他,台灣其實也是。即便消費市場的通膨率不至於到 20% 那麼多,但生產者所面對的又是另一個故事,台灣也同樣面臨停滯性通膨的壓力和危機。

放心!高階產品一率德國製造

就怕話題扯遠了,聊到總體經濟學去,我那上個世紀末習得的皮毛,撐不了多久。趁勢把話題拉回在廠自製率的問題。「In-akustik 很強調德國生產製造,我在參訪工廠時看到了 Referenz AIR 的產線以及製作過程,Reference、Excellence 也都是德國製造的嗎?」Referenz AIR 當然 100% 是在自家工廠製作的,Sven 表示,其他 Reference 和 Excellence 系列也都是德國製造的,「只有一個例外,就是 Excellence 系列的 USB 線和網路線。」可是,最高級的 Reference 系列的 USB 與網路線就是德國製的了。

電源濾波器賣得嚇嚇叫

這兩年 In-akustik 最火紅的產品,莫過於他們的電源濾波器 Power Station。Sven 領我到系統前面,那裡擺了一組靜態展示的 Power Station AC-4500,而且還把上蓋打開來給大家看。每台 Power Station 都有六組輸出,最多可插入六個獨立的供電模組,有供類比和適合數位兩種不同的模組,前者採串聯濾波,後者採並聯濾波。像這一台展示用的機器,則每一組輸出都完全獨立,完全杜絕干擾。至於要怎麼配,就看消費者自己的系統如何,要幾組類比用的,幾組數位用的都可以,「但是,我們賣到現在,大多數的消費者都是插滿六個濾波模組,這樣的效果確實最好。」


追求極致之餘,仍不吝做出負擔得起的線材以饗大眾

展覽現場還擺出一對扁平設計卻又有 AIR 結構的 Reference LS-804 AIR 喇叭線,我問道:「這條線怎麼來的呢?既然他們相信螺旋狀的 AIR 結構是最好的結構(我在原廠上過課),又為什麼要做成這樣呢?」之前在寫新聞的時候,看到這條線就很好奇,這次親眼見到,原廠又在身邊,抓緊機會就問。Sven 說 Referenz AIR 的線製作成本高,售價也貴,但他們想要試著做出一條大概 1,000 歐元的線看看。一方面可以讓消費者認識到 AIR 結構的優點,二方面可以填補產品價位帶的空缺。所以,想來想去,只好把 AIR 做成扁平狀的,原因無他,這樣的製作成本比較低。我還以為有什麼「好藏線」、「好收納」的理由,沒想到 Sven 給出這麼直白的答案。那效果呢?Sven 還是直接了當,「效果還是不同。如果要追求 AIR 結構低容抗、低感抗的優點,還是要買圓形結構的線材,至少從 LS-1204 AIR 開始。LS-804 AIR 有效果,但是跟圓形結構還是有差。」


同樣的故事,也在 Refernce Micro AIR 系列線材上。Sven 帶來了幾款喇叭線的樣品(這應該是他出國隨身攜帶的法寶),包括了具有支架結構的 Referenz AIR 及 Reference Micro AIR。Referenz AIR 的價格從 3,000 多歐元起跳,對很多人來說這太貴了,所以 In-akustik 想辦法壓低成本,卻還能用上 AIR 的技術。於是,Reference Micro AIR 便應運而生,相對來講,1,000 歐元上下的價格對消費者來說就可親多了。「不過,整體而言,AIR 以及 Micro AIR 都是我們現階段最新的技術。」

AIR 的應用,還沒結束

那下一步呢?還能應用 AIR 技術做出什麼東西嗎?在我的追問下,Sven 勉強透露,或許在明年會看到 Referenz AIR 的 USB 線。當然還有其他計畫中的新產品,不過,他不能說太多。


廠商資訊

進口總代理:瑩聲
電話:02-2805-3569
網址:https://www.jadex.com.tw/

廣告
[專題報導] 高比例在廠自製-In-Akustik 原廠訪問(三)
In-Akustik 的自製率高,包括一些線身上的小配件也是自家用 3D 列印出來。圖中就是用來後續安裝和組裝,包括熱熔膠黏、安裝端子所用的製具。一旁的工作檯上擺著電源線和喇叭線的半成品。電源線有其安全法規,因此線材導體不能像訊號線或喇叭...《 全文

[專題報導] 三道產線新佈局-In-Akustik 原廠訪問(二)
這次一道訪問的,除了臺灣的瑩聲、香港的新和偉,再加上土耳其與南非,一共四地的代理商。他們每個人都來過 In-Akustik,唯獨我是初次造訪。我們隨著 In-Akustik 的總經理 Dieter Amann 步入他們的「新廠房」,所有人都不禁「Wow」了出聲...《 全文

[專題報導] 五年後再訪-In-Akustik 原廠訪問(一)
今年郭總編不跑慕尼黑,這擔子就落到我的肩上。慕尼黑要訪,代理商的邀約也要接;其中之一,便是瑩聲邀訪 In-Akustik 原廠。其實,早在五年前,郭總編就跑過一次 In-Akustik,並寫下一系列包括工廠巡禮和製線理論的詳實報導。起初,我心下甚喜...《 全文
 
  
(多關鍵字搜尋時,請以半形「,」隔開) 
Naim NSS 333、NAC 332、NAP 350 套裝試聽記
Naim 今年大動作重整自家產品線。上半年原廠家用音響外銷經理 Liam Conway 來台時,鄭重和大家介紹最新的 New Classic 系列,唯當時還只有 NSC 222 串流前級、NAP 250 後級與 NPX 300 電源供應等三款產品。時隔一個月,在慕尼黑音響展...《 全文

Simaudio Moon 641 綜擴
Simaudio Moon 旗下最新推出的高階系列 North Collection,是他們家最高技藝的展現。該系列中唯一一款綜合擴大機 641,體積不算大,但外觀上明顯與自家其他綜擴等級不同。厚重的機箱,配上兩側弧形切割、線條優雅的散熱片,全機看起來像是穿...《 全文

丞遠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2007 Han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