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1/20發表,已被閱讀 3,241 次 |
分類:專題 |
|
iFi Audio SilentPower 系列專題要進到第二篇,也就是「USB 優化」的部分。在前一篇報導,林治宇談到 SilentPower 系列裡,用做電源處理的幾項產品,包括直接插在器材的接地阻斷器和直流阻斷器,還有插在排插上的電源淨化器,以及 DC 電源供應器。用途各異,也因此能面面俱到。
在這個數位串流當道的年代,最常見的傳輸介面就是 USB,最簡便的串流播放就是透過電腦。可是,透過電腦、以 USB 傳輸數位訊號給 DAC 的過程,還有許多眉眉角角值得留意。簡單的說,一來電腦的高速運算會產生大量的雜訊,二來 USB 並非傳輸音樂的理想介面,恐會產生時基誤差。這些都可能會劣化音質,怎麼辦?iFi Audio 提供了他們的方案,花費不多,但效果聽得見。
這篇要和大家聊聊三件 USB 優化的產品,包括 iSilencer+ 降噪器、iDefender+ 隔離器和 iPurifier3 音訊優化器。
iFi iSilencer+ 降噪器
電腦透過 USB 連接音響播音樂固然方便,但畢竟 USB 介面並不是為了音響播放而研發的技術,它容易將電腦的雜訊一併傳給音響,而造成音質的降低,為此 iFi Audio 開發出 iSilencer+ USB 降噪器,接在電腦的 USB 輸出,然後再連接 DAC,就能達到降低雜訊的效果。
因應不同的 USB 不同的介面,iSilencer+ 共有三種款式,分別是 USB A to A、USB C to A 和 USB C to C,內部的工作原理都是相同的。iSilencer+ 採用 iFi Audio 自行開發的 ANC II 第二代主動降噪技術,其原理主動降噪耳機,藉由生成和噪訊波形相反的訊號,來抵銷電源中的雜訊,以及來自 EMI / RFI 的干擾。
iSilencer+ 的電路並經過升級,改用超低阻抗鉭質電容,使濾波電容較先前提高十倍,可改善輸出濾波效果。此外 iSilencer+ 也具備 REbalance 技術,則能解決 jitter 的問題,確保 DAC 收到的數位訊號的正確性。
使用時,只需把它插在電腦的 USB 座上,再把 USB 傳輸線插在 iSilencer+ 上即可。此外,如果手上有一支以上 iSilencer+,亦可把多出來的 iSilencer+ 插在電腦的其他 USB 孔上;原廠說,多接一支,就多一份降噪效果。
iFi iDefender+ 訊號隔離器
iFi Audio 的 iDefender+ 和 iSilencer+ 外觀看似一樣,而且都是用在電腦的 USB 介面來處理 USB 惱人的噪訊問題,不過它們所要處理的雜訊來源不同。iSilencer+ 所要消除的是數位訊號裡所夾帶的雜訊,iDefender+ 則是要透過阻斷接地迴路來消除電流噪訊。
在音響系統上使用了多個插頭和端子,它們各有自己的接地點,這些許多的接地點便會產生接地迴路的問題,引起噪訊、哼聲和失真。iDefender+ 內部具有檢測迴路,會自動檢測是否存有接地迴路。如果有,便會阻斷多餘的接地迴路,從而消除電流哼聲,降低底噪,進而提升音樂的動態和解析。
iDefender+ 側面有一個 USB C 插孔,為求更好的效果,用家可外接高品質的 5V 供電器(例如 iFi 自家的 iPower X,或更高級的 iPower Elite),此時 iDefender+ 就會自動斷開電腦 USB 的供電,改由外部供電,獲得更好的播放效果。
同樣的,為因應各個設備的不同的 USB 型式,iDefender+ 也提供三種款式,分別是 USB A to A、USB C to A 和 USB C to C。不過,iSilencer+ 和 iDefender+ 的外包裝盒示意圖都是 USB A to A 的,實際內容物為何種型式,需看包裝側面的標示。消費者選購時務必留意,以免買錯。
iFi iPurifier3 音訊優化器
看到型號結尾的 3,不難猜出 iPurifier3 是 iFi Audio 所推出,用於 USB 傳輸路徑的 iPurifier 優化器的第三代機種。iPurifer3 有三大功能:REclock(時脈校正)、REgenarate(再造訊號)以及 REbalance2(平衡訊號)。再加上自身的主動式噪訊消除技術(iFi Active Noise Cancellation II),消除雜訊達 -40dB 的水準,比一般的降噪濾波強了 100 倍之多。消除雜訊的同時,它還重整時基,降低了時基誤差,且消除了 USB 音訊中的 DC 偏移,使音訊更平衡。這相當於「把該有的弄的更好」,「把不該有的都除掉」。
iFi 還在 iPurifier3 內部用上了高級的元件,包括具有極佳底噪與失真表現的 Vishay MELF 電阻、響應表現和穩定性優異的鉭質電容、總容值達 5,419uF 具極低 ESR 的 Panasonic OS-CON 電容等。它也用上新的銅合金屏蔽,可以隔絕外部的 EMI 電磁波干擾。
迷你的體積,長度僅不到 7 公分,一端是 USB type B 公頭,一端是 USB type B 母座(3.0),使用很簡單,只要插在 USB DAC 的 USB 數位輸入上,再如往常那樣,將 USB 線接在 iPurifier3 的後面即可。如果你怕接了 iPurifier3,受地心引力影響,日久會使接點彈性疲乏,可以在下面墊個東西。這就像 SilentPower 旗下的 GND Defender 接地阻斷器和 DC Blocker+ 直流阻斷器一樣,自己動動手,就可以安心了。
介紹完三款 USB 優化的產品後,我們要來談談體驗與聽感。這三款產品主要都是接在連接電腦的路徑上,例如桌面聆聽系統的電腦和 DAC 之間、專業工作者的電腦和錄音介面之間,還可用在 USB 麥克風與電腦之間,降低數位噪訊。試聽以耳機系統為主,從 Macbook Air 輸出給 Audeze Deckard DAC 耳擴,再以 Sony MDR-M1 耳機與 Sennheiser HD 490 監聽,音樂播放介面則是 Tidal App。
試聽 iFi iSilencer+
iSilencer+ 接上後,可讓聲音更凝聚、扎實,分離度和層次也更好。以 Anne-Sophie Mutter 的「Across the Stars」專輯為例,在「Rey’s Theme」一曲當中,開頭的小提琴獨奏,琴音凝聚且線條明晰,音像更退後一些。隨後是弦樂的撥奏陪襯,那些音符聽起來更 Q 一些。特別是低音提琴的撥奏,在沒有 iSilencer+ 時,聽起來比較鬆散,加上之後,因為低頻收起來,反而顯得更飽滿有勁道。隨著樂曲的發展,樂團聲響更壯盛,聲部層次更豐富,iSilencer+ 則能梳理出清楚的層次和理路。
聽 Dave’s True Story 的「Like a Rock」時,開頭的貝斯撥奏,聽起來顆粒感更扎實,彈放出來的音粒更飽滿有力,而且琴絃振動的質感更清晰。相形之下,不加 iSilencer+ 時,貝斯不但聽感上比較軟一點、扁一點、鬆垮一點,琴音的邊緣還帶點毛毛刺刺的感覺,加上 iSilencer+ 後,非但鬆垮的問題解決了,聲線邊緣也滑順許多。女主唱的歌聲也是一樣,演唱聽來更活生,形體感也更確實。全曲聽下來,電吉他、貝斯、人聲的分離度更好,線條更明確。音樂是有層次的,當這些都理清楚了,層次感就出來了,音樂的美感也就提升了。
試聽 iFi iDefender+
至於 iDefender+ 隔離器,是通過阻斷接地迴路來達到隔離雜訊的目的,原理與 iSilencer+ 不同。可是,有趣的是,他們所帶來的效果,卻朝同個方向走。就以「Rey’s Theme」和「Like a Blue」這兩首曲子來講,iDefender+ 同樣帶來更凝聚、更扎實、毛邊更少的效果。只不過,兩者改變的程度略有不同。在我的試聽系統上,iSilencer+ 改變的幅度更大一些,效果更明顯一些;iDefender+ 差異性則少一點。在試聽 iSilencer+ 時,我較容易抓到感覺並提出描述;換成 iDefender+,我可以感覺到有些許不同,卻花了較多時間試聽。起初我用 Sony MDR-M1 聽,來回比較了好幾次,都沒有把握能指出差異。直到換了 Sennheiser HD490 後,才較清楚感覺聲音的線條更清晰乾淨,且音像的分離度更好。還好還好,本來還以為若非東西沒效,就是我耳朵不行;結果是誤會一場。
既然聽得出效果,我就繼續玩下去。iDefender+ 也不一定要串接在 USB 線的路徑上,接在電腦其他的 USB 孔上,也有效果。因為MacBook Air 只有兩個 USB type C,加上其孔位距離太近,我能透過集線器來試用。當我把 iDefender+ 接在其他的 USB 插孔上時,也能聽出效果。只不過,串接在同一路徑上的改變幅度還是比較大,聲音會更凝聚扎實,也會更沉穩一些。
以 Shelby Lynne 的「Just a Little Lovin’」為例,開頭的導奏是鼓組的鈸聲,接著點綴著吉他的低音分解和弦,隨後才展開完整的樂句旋律,貝斯也加入補足聲響的厚度。這一段序奏,從不加 iDefender+,到在其他 USB 孔位插上 iDefender+,再到以串接方式連接 iDefender+,效果逐步遞增。差別就在銅拔聲響的明確感和具體感,以及吉他分解和弦的清晰度。
樣子很像的 iSilencer+ 和 iDefender+ 如果串在一起呢?iFi Audio 原廠說,他們這個 SilentPower 系列的產品,多用一個,就多一分效果。這確實不假。我將 iSilencer+ 和 iDefender+ 一起串在 USB 的訊號路徑上,確實更強化了效果。就如我前面說的,它們兩個都會帶來更凝聚、更扎實的聲音改變,也確實會減少聲音的毛邊,提升音像的俐落清晰,以及畫面的層次感。當他們加在一起時,這些效果都比單獨使用時更強烈。這兩個小玩意兒都不貴,一支不過 1,699 元,買兩支回家玩,一次解決雜訊和接地迴路的問題,何樂不為?
試聽 iFi iPurifier3
若論效果,我認為 iPurifier3 是這個「USB 優化」專題裡最顯著的。它的介面是 USB type B,公母都是,讓人直接接在 DAC 的 USB 輸入端,後面再接 USB 數位線。不僅桌面系統可以使用,就連兩聲道音響系統也可以。
iPurifier3 接上之後,空間感更明確,分離度更好,音像更凝聚,密度更高,線條更清晰。這麼一來,音樂畫面的解析度更好了,細節也都更清楚了。這樣的結果,怎會不好呢?以 Diana Krall 的「The Girl in the Other Room」專輯為例,「Stop the World」一曲開頭的鋼琴更飽滿扎實,鼓組的細碎聲響紋理更清晰。Diana Krall 的歌聲聲線明確,嗓音的細節也更豐富。同名歌曲「The Girl in the Other Room」裡的吉他音色變化更為迷人,不僅有色彩層次,搖曳之間還有光影的變化。「Temptation」一曲裡的打擊樂一起,就發現音場的空間被拉開了,不管是左右還是縱深都拉開了。那些打擊樂細碎的聲音,聽來無不清楚明確,沒有一點模稜兩可,似有若無的感覺。拔掉 iPurifier3 之後,音樂頓時少了一層色彩豐富性,細節也少了幾分,任誰都難免會感覺幾分「若有所失」的惆悵。
聽 Radu Lupu 和 Andre Previn 合作的演出的舒曼鋼琴協奏曲,加上 iPurifier3 後,讓音樂的力度變化與動態起伏更明顯,舞台變得更開闊且有秩序。第一樂章的序奏強而有力,隨後一轉,由雙簧管引出第一主題,並由鋼琴接續。這一段峰迴路轉般的開頭,情感豐沛,在加上 iPurifier3 後,可以感覺雙簧管和鋼琴的聲音更凝聚,前者線條更清晰,後者尾韻更漂亮。無論我在耳機系統上聽,或者拿到兩聲道系統上試用,iPurifier3 所發揮的效果都很一致,進步不但聽得見,還很明顯。
結論
USB 雖然不是理想的數位音訊串流的介面,卻是最方便、最廣泛的選擇。只要有電腦,就可以進行數位串流播放,這是最容易建置的串流系統訊源。既然知道有問題,那就好好面對問題、解決問題。iFi Audio 推出的這幾款 USB 優化產品,各有其功能,也就是有其各自所要處理的問題。原廠建議,加在一起用最全面。iSilencer+ 也好、iDefender+ 也罷,一千多元的售價,其實買回來嘗試並不心疼。就連訂價 4,200 元的 iPurifier3 也不算貴,而且效果聽得見。如果你正是使用電腦或筆電當訊源播音樂,何不考慮讓 iFi Audio 的這三個 USB 優化好物,助你系統提升音質呢?
器材規格
iFi iPurifier3 型式:音訊優化器 端子:USB type B 2.0 輸出、type B 3.0 輸入 尺寸:69 x 19 x 20mm 重量:33 g 售價:4,200 元
iFi Audio iSilencer+ 型式:USB 降噪器 規格:USB 3.0 款式:USB A to A,USB C to A,USB C to C 尺寸:50 × 20 × 9 mm 重量:7 g 售價:1,699 元
iFi Audio iDefender+ 型式:USB 訊號隔離器 規格:USB 3.0 款式:USB A to A,USB C to A,USB C to C 尺寸:50 × 20 × 9 mm 重量:6.6 g 售價:1,699 元
進口總代理:鍵寧企業 電話:02-2786-2233 網址:https://www.gdshop.tw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