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09/21發表,已被閱讀 37,126 次 |
分類:人物專訪 |
|
距離近,加上ABC總座徐學輝活動力旺盛,大約每一年他都會來台灣與音響媒體見面。去年他帶來ABC最新研發的「HD Mastering」技術,一年多來推廣有成,2009年這「HD Mastering」依然是ABC唱片最重要的宣傳賣點,而且動作越來越快,一口氣準備了12張發燒碟,預計近期陸續推出,動作之積極可見一斑,對照現今唱片業界普遍的低迷氣氛,ABC的大量發片,顯得非常與眾不同。
從發燒「基本功」練起
徐學輝逐一介紹他帶來的12張新專輯,其共同特點依然是「HD Mastering」,這項技術大約有三項重點:第一、母帶同步直刻,從硬碟將CD Image檔案直接刻錄在玻璃母盤上,藉此降低資料流失影響聲音;第二、採用新形聚碳酸酯材料製作CD,透光性更佳;第三、採用抑震高阻尼塗膠,屏蔽與吸收機械震動帶來的不良影響。關於「HD Mastering」這三項主要的技術內容,其實發燒友在多年賞玩CD的過程中,大概都瞭解其重要性,不過ABC懂得把新的製程和材料技術擺在一起,成為自家「發燒有理」的要件。
我得說ABC的徐總,確實是個有高度生意頭腦的唱片經營者,從「發燒」的角度切入,認真地從發燒友最在意的「基本功」練起,為ABC的唱片做了非常強有力的行銷。歸根究底,CD是記錄音樂的載體,要是載體不好,後端器材再怎麼好,恐怕還原再生的也沒辦法真的好,這個邏輯讓ABC唱片很容易打入發燒友的圈子。其次是ABC懂得找「耳熟能詳」的曲子,快速地找尋既有的音樂來源,集結成一張張音樂旋律優美,又易聽易懂的發燒片,並賦予各個系列銷售的賣點。徐學輝表示,透過既有音樂的選輯,ABC可以在很短的時間整理出多樣化的專輯,滿足消費大眾多樣化的音樂口味,這是公司推唱片很重要的基本策略。
「西電之聲」系列
以2009年下半年即將出爐的一系列新片為例,最醒目的系列是「西電之聲」(Western Electronic Sound),首批一推就是六張專輯,各有各的主題,肯定會吸引老西電玩家收藏,這就是ABC擅長的「找賣點」。徐學輝說,這一系列母帶非常難找,而且內容很多元,他從當中挑選出一般大眾熟悉的曲目,一口氣集成六張「西電之聲」,有人聲、有電影配樂、有輕音樂、薩克斯風等等,包羅萬象。
這一套「西電之聲」的設計和包裝也有不同,徐學輝翻開CD內頁,紙盒包裝依舊,但內頁的紙則是他特別從日本進口的和紙,紙質特好,整體CD的質感也跟著提升。這是小細節,但ABC越來越懂得「魔鬼都藏在細節裡」這個道理了。細節還有什麼?徐學輝拿起其中一張「西電之聲」的CD,他說CD印刷面的設計改變了,這次幾乎很少印東西在上面,只有很簡單的文字,而且集中在CD內圈部分,徐學輝說:「印刷的面積越少,CD的高頻表現越通透。」
採DSD格式錄製
不過我問這些母帶經過那麼久的時間,不會有瑕疵嗎?徐學輝說,他在LA找到這些母帶,美國氣候乾燥,不會有受潮發霉的問題,而且美國保存母帶很專業,每年固定過帶兩次,這樣才可以避免「stamp」效應,影響母帶既有的訊號。但母帶沒問題,不代表製作沒問題。
談到「西電之聲」的製作,徐學輝表示經類比母帶轉數位的過程很辛苦。他說母帶找得到,Studer盤帶機也不難,但是測試轉速的標準帶卻找不到了,所以只能靠反覆聆聽來找正確的速度,抓住音樂的平衡性。這批1/2吋的母帶從Studer播放,直入Pyramix A/D轉換,以DSD格式錄製。徐學輝認為,雖然很多人偏好類比母帶,但是數位保存和製作卻擁有太多好處了,轉成DSD之後,ABC可以進一步用數位的方式,提升音樂的純度。
堅持以CD做為音樂載體
用DSD錄製,為何ABC不直接出SACD?徐總畢竟懂得生意經,他說CD依然是最多人使用的格式,他們可以做SACD,可是SACD因為Sony緊抓著規格專利不放,路走得越來越狹窄,ABC走的是另一條自己的路。徐學輝說,「HD Mastering」的技術,就是透過材料和技術與時俱進,把既有的CD做得更好,「大家都有CD唱盤可以播放,ABC純粹就是用更好的材料,把聲音做到完美,自然能吸引重視音質的發燒友青睞。」
用DSD格式錄製,但捨SACD而就CD,ABC的「HD Mastering」可說是更貼近市場期望的產品,但我接下來又問,越來越多人喜歡下載音樂,業界甚至在預期CD載體可能被網路取代,ABC有沒有打算往「音樂下載」這條路走?徐學輝的想法很清楚,他認為CD存在這麼多年,要叫大家全部捨棄CD很難,而且下載之後的音樂不一定就沒問題,中間還是有很多的損耗,他們在製作過程中,並不使用網路傳輸。「以前我們要用類似Hi-8的Sony專業磁帶儲存資料,容量約50G,現在雖然DVDR很方便,但ABC也不用DVD-R儲存,音樂資料的傳遞都是使用USB碟。」
關於音樂載體的未來,徐學輝對CD顯然還是信心滿滿。他說SACD很可惜,規格雖好,但因為人為因素,沒有辦法走向主流載體之路,但未來的BD、Blu- spec等等,如果沒有開放規格,恐怕也很難成為主流。倒是CD已經賣了這麼多年,要叫愛樂者馬上放棄幾乎不可能,或許他們會選購新規格的產品,但不等於目前聽音樂的人都會把手上許許多多CD收藏丟掉。「要叫專業錄音室丟掉既有規格比較簡單,就是換機器,做新東西,但叫消費者把原本的CD收藏都丟掉,全部買新規格的唱片,甚至全部重新網路下載,那是不可能的事。」徐學輝如此說道。
製作符合發燒友需求的大片
在經營策略上,我聊起不久前去北京參訪的瑞鳴唱片,徐學輝說:「像葉雲川這麼有心經營音樂文化的人,大陸應該還要多一些這樣的人,我非常尊敬他,但在經營策略上,ABC和瑞鳴有很大的不同。」他說ABC一年會推出數十張專輯,其中大約只有6~7張是自己錄製,絕大部分的音樂專輯都是透過國外買版權,這樣發片的速度才會快,發片的內容才能多樣。徐學輝表示這樣的策略並不是ABC首創,他也是向前輩學來的,譬如FIM或Top Music,他們都是找既有音樂授權重製,發行更符合發燒友需求的唱片。發片快、口味多元,加上有賣點的行銷包裝,ABC用獨特的商業眼光,要讓CD持續發光發熱,繼續做發燒友喜歡的各種大片。
|
|
|
|
|
Bluesound NODE ICON 串流播放機
Bluesound 新推出的旗艦串流播放機 NODE ICON,不僅功能豐富,而且規格、介面給好給滿。NODE ICON 內建 DAC,用家不必為搭配 DAC 而煩惱。NODE ICON 使用 2 顆 ESS SABRE ES9039Q2M ...《 全文 》 |
|
響音分享會-義大利美聲與黑膠之旅
本次活動將於 1 月 26 日晚上 7 點至 8 點,在高雄市鹽埕區新樂街 117 號 2 樓的 koou coffee 舉行,主題為「義大利美聲與黑膠之旅」。現場將展示 NAD C 588 黑膠唱盤,以及 EAM Lab 102i 綜合擴大機,透過高...《 全文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