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10/06發表,已被閱讀 65,634 次 |
分類:人物專訪 |
|
如果有人說最好的DAC設計要捨棄數位濾波與數位昇頻,大部分的人都會說他瘋了,但這位主張極簡設計的音響工程師不僅宣揚這樣的理念,還把理念變成實際的產品,並且獲得世界各地許多專業音響媒體的肯定,我們應該回過頭來想想「以簡御繁」這句金玉良言。這位將理念化為實際的音響設計者,就是日本47 Laboratory的主事者木村準二(Kimura Junji),我在外交部友人的安排下,趁著木村先生伉儷來台旅遊期間,進行了一次私人會面訪談。
47 Laboratory這個品牌可能對台灣音響迷而言相對陌生,但他們家有一項產品在台灣賣得不錯,就是稱為「雅」(Myiabi)的MC唱頭,而訪談的話題就從這裡開始。我問木村先生,為何台灣的代理商這麼久以來只進口「雅」唱頭,沒想到木村先生卻說:「代理商?在我的認知當中,台灣沒有正式授權的代理商。」這有趣,原廠竟然說台灣「目前」沒有代理,看來有興趣的各大代理商動作可以積極些,直接找木村先生洽談。
音響設計圈的沙場老將
| | 47 Laboratory這個品牌可能對台灣音響迷而言相對陌生,但他們家有一項產品在台灣賣得不錯,就是稱為「雅」(Myiabi)的MC唱頭。 | 聊生意,木村先生似乎不感興趣,但聊起音響設計,木村先生的話匣子就打開了。雖然47 Laboratory在日本算是相對年輕的品牌,但木村先生卻是音響設計圈的沙場老將,最早服務於日本Pioneer工業設計部門,此後都是從事相關設計工作,歷任Kenwood、Luxman、Kyrocera等大品牌,之後才自立門戶創立47 Laboratory。
47 Laboratory的名字來得有趣,我本以為這是公司所在地的門牌號碼,順其巧合命名,但這家1992年創立的公司命名有些意思。木村這個姓唸做 Kimura,而日文的黃色稱ki-iroi,紫色稱mura-zaki,兩個顏色前半個音節和起來就是木村這個姓,把黃色和紫色對應在電阻標示的數值,剛好是4和7,於是和起來稱為47 Laboratory。這命名頗為迂迴,講起來還是用木村這個姓來命名,但熱愛電子設計的木村準二卻有趣地把電子常識和公司名稱,組合成耐人尋味的小謎語。
唱頭必需要能重播出音樂本來的張力
由於台灣的音響迷比較認識「雅」唱頭,所以我們的話題從「雅」開始。木村先生說,他和製作Ikeda唱頭的池田先生是十多年的好朋友,他們彼此在唱頭設計的理念相同,但設計方法卻很不一樣。木村先生認為,唱頭必需要能充分展現音樂的張力和規模,才能表達音樂真實的情感,而這就是「雅」唱頭的基本個性。木村先生表示,現在很多唱頭播放音樂聽起來很舒服,但調性多半偏軟,缺乏音樂的個性,而47 Laboratory的唱頭無論從磁鐵選用、線圈繞製、唱針型態到阻尼搭配,全部都想著一樣的事情,就是重播出音樂本來的張力,例如小提琴就該有弦樂的力道,而鋼琴彈奏時就該有其重量感,能把這些張力和重量表現出來的唱頭,才能達到真正「有魅力」的音樂重播。
「無昇頻、無濾波」的USB DAC
可別以為47 Laboratory在台灣出名的產品是唱頭,就認為他們家做的產品都是老類比,47 Laboratory最新推出的產品竟然是時下最流行的USB DAC。從這部稱為Model 4732的USB DAC開始,木村先生講述了47 Laboratory最重要的設計原則,就是「極簡」。Model 4732真的非常簡單,DAC線路與電源分離設計,箱體使用日本信樂燒,看起來真是典雅,不過木村先生接下來講的話才嚇人,他說這部DAC沒有昇頻、沒有數位濾波!糟糕,這部DAC會不會有很嚴重的數位噪訊?
「無昇頻、無濾波」的DAC設計,嚴格說來不是47 Laboratory創舉,過去十年來無論是美國AES論文或是日本MJ的專業文章討論,都曾經碰觸這個題目,但是在市場行銷面一昧走「昇頻能提升數位轉類比的平順程度」的宣傳,加上昇頻線路等於是增加成本,也是提高售價的理由之一,使得「極簡」設計理念不受重視。木村先生不相信這些市場上的行銷法則,卻回過頭去設計「最簡單的DAC」,這部Model 4732簡單到只有USB輸入,對應的數位檔案僅有32kHz、44.1kHz、48kHz這三種格式,甚至捨棄了數位濾波,把討論中的數類轉換議題,變成真正的音響商品。
取消數位濾波,我們會得到更多的音樂
| | 箱體材質使用日本六大古窯之一的信樂燒。 | 沒有昇頻我還能理解,早在1980年代沒有昇頻晶片時,CD一樣唱得很好聽,反而到了DVD時代進化到24bit/192kHz,DVD播放音樂的效果卻更差。這當中的問題主要是昇頻轉換的方法不對,不同的取樣頻率硬要擺在一起,演算出來自然有所失真。不過取消數位濾波可就讓我難以理解,因為數位訊號當中存在許多高頻噪訊,這些需要數位濾波來消除,難道Model 4732沒有噪訊過高的問題?木村先生說:「不濾波,當然會讓最終類比輸出的訊噪比稍差一點,但是問題是人耳根本聽不見那些噪訊,反而是過多的數位濾波改變了音樂的原貌,同時把很關鍵的音樂訊號一起濾除了,所以數位音樂顯得生冷無趣。取消數位濾波,我們會得到更多的音樂。」
這樣的理論我不是沒有在資料上讀過,但木村準二卻是第一個我見過落實「無昇頻、無數位濾波」的音響設計工程師。當然,木村先生的闡述略為誇張,Model 4732並不能算是全部沒有數位濾波,而是盡可能減少數位濾波,達到最低干擾原始數位訊號的程度。木村先生說,用最簡單的方式設計出來的DAC,很容易聽出其優點,就是非常自然、非常沒有壓力的音樂再生,那是可以回歸音樂本質的聲音,更趨近於類比的溫暖舒適。
展現「機械設計」之美的CD轉盤
Model 4732表過,我接下來問木村先生有關47 Laboratory在Hi End界最出名的轉盤,稱為Pi Tracer,這是我見過最能展現「機械設計」之美的CD轉盤。讀取機構裝置在頂部,讀取CD時會在超高剛性的軌道上前後移動,雖是數位CD轉盤,用起來卻充滿了類比LP的樂趣。木村先生解釋,CD唱盤或轉盤最糟糕的設計,就是做成抽屜式承盤,音樂都悶在裡面了,所以它的設計幾乎都是外露的設計,不把CD包在機器裡面。
關於CD的讀取,木村先生表示CD本身轉動時的震動,確實是影響讀取精確度的主要因素,目前把機械裝製作得最好的大概是Esoteric的VRDS承盤,他很佩服這家公司。但木村先生接著說,47 Laboratory曾經做過實驗,如果要用CD鎮達到穩定CD的效果,這個CD鎮最起碼的重量必需要有80公斤,但這樣一來CD轉盤根本轉不動,所以他想出了新的方法,既簡單又經濟,就是用「螺絲鎖定」,這樣就能獲得和80公斤CD鎮一樣的效果,而且轉盤也能正常運作。這種「螺絲鎖定」的CD轉盤以47 Laboratory新推出的「Flat Fish」為代表,英文翻譯應該是「扁魚」,不過木村先生說這代表「比目魚」,這語言之間確實還是有些隔閡的。
| | 用「螺絲鎖定」,這樣就能獲得和80公斤CD鎮一樣的效果,而且轉盤也能正常運作。 | 「Flat Fish」的「螺絲鎖定」就像是「江湖一點訣」,講破了,就是把CD鎮的部分做成螺絲鎖定,使用時要多轉幾圈,讓CD鎮緊緊地壓住CD,達到迫緊與壓平的效果。當然這也增添新的麻煩,一般CD鎮放上去就是了,但「Flatfish」得要把螺絲鎖緊,多一道手續,用起來也麻煩一些。我有些不好意思地問,這樣不會增添麻煩嗎?木村先生嚴肅地說:「我沒有期待所有人都同意我的設計,但是鎖定是解決的最佳辦法,缺點只是多轉幾圈鎖緊,這最低限度的設計更動,可以帶來好處多多,我們聽音樂時多忙一下,又有何妨?」確實,如果只問「方便」,那我們根本不能解釋現在還有很多人喜歡聽LP,在追求好聲的道路上,我們不能嫌麻煩,而要感謝這些設計者,想出簡便的方法達到最佳聲音。
「極簡」設計哲學之美
與木村先生暢談兩個多小時,最令人感動的要算是「極簡」設計哲學了。47 Laboratory的產品小從線材、唱頭開始,大到擴大機、喇叭都有,但是都維持精緻而且有個性的47 Laboratory風格,各種迷你而輕巧的器材,顛覆我們對傳統Hi End「數大便是美」的舊思維。在47 Laboratory當中,我們看見完全不一樣的設計理念,而蘊藏其中的精緻和美好,等待有緣人來發現。
最後,木村先生有提到,他在台灣目前確實沒有「他所認可」的代理商,如果台灣代理商有興趣,不妨直接和木村準二先生(kimura@47labs.co.jp)聯繫。
|
|
|
|
|
Bluesound NODE ICON 串流播放機
Bluesound 新推出的旗艦串流播放機 NODE ICON,不僅功能豐富,而且規格、介面給好給滿。NODE ICON 內建 DAC,用家不必為搭配 DAC 而煩惱。NODE ICON 使用 2 顆 ESS SABRE ES9039Q2M ...《 全文 》 |
|
響音分享會-義大利美聲與黑膠之旅
本次活動將於 1 月 26 日晚上 7 點至 8 點,在高雄市鹽埕區新樂街 117 號 2 樓的 koou coffee 舉行,主題為「義大利美聲與黑膠之旅」。現場將展示 NAD C 588 黑膠唱盤,以及 EAM Lab 102i 綜合擴大機,透過高...《 全文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