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測試ELAC中低音單體所使用的擴大機,廠長Thomas正在接線準備測試。擴大機上面的儀表是用來調整輸出功率,採RMS連續輸出功率驅動單體,從5瓦慢慢加到60瓦RMS。ELAC的單體測試可不是測個幾秒就算數,而是連續好幾分鐘用大功率驅動,把單體操到極限,能過關才算品管合格。 |
|
用頻率可調的燈光照射可以觀察單體運動的慢動作,原理類似LP玩家使用的轉速表,肉眼看不清楚的單體運動,在正確的頻率下就變成慢動作了。 |
|
燈光的頻率和單體運動的頻率對了可以看到單體以前後3公分的幅度慢慢地活塞運動這時已經將ELAC單體操到極限了還是靜悄悄沒有雜音或失真 |
|
儀表板指示著輸出功率連續功率60瓦,還要連續操個幾分鐘,真是喇叭單體的地獄等級測試。我們在現場看的時候,喇叭懸邊幾乎都要凹下去了,但是單體依然正常工作。怎麼判斷是不是正常工作?在這麼嚴苛的強力驅動下,一般單體早就已經因為音圈變形或軸心歪斜,產生機械噪訊,明顯地有吱吱叫的聲響,但ELAC這個AS-XR水晶振膜單體雖然「恐怖」的用最大活塞運動距離操作,我們只看到音圈與振膜在燈光照射下「慢慢」的運動,卻一點雜音也沒有,難怪ELAC的單體那麼耐操。 |
|
左:為了經久耐用,ELAC全部選擇橡膠懸邊,前後運動幅度達3公分。
右:ELAC單體框架都是塑膠一體成型,而不使用金屬框架,廠長Thomas說這是為了降低諧振失真。 |
|
左:ELAC單體磁鐵引擎的組裝。右:使用釹磁鐵的中低音單體這也是ELAC最厲害的技術之一,圖中可以看到底部的圓形磁鐵,5個排成一圈,這些都是強力釹磁鐵。 |
|
製作單體的過程,工作人員要先把模具放在機器上,這些模具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做好組裝的校準工作。 |
|
廠長Thomas解釋模具如何配合機器校準,製作X-JET單體則另有巧妙。 |
|
製作中的音箱,這才剛剛開始,可以看到箱體內部還有許多看不到的補強結構。 |
|
音箱的各部元件也需要靠膠水黏合。各式各樣的膠在喇叭製作的過程中可說無所不在,該怎麼選、怎麼用?才能讓喇叭耐久不壞,都是音響廠家最重要的Know-how。 |
|
ELAC的音箱外部都是金屬機箱,工作人員正在把MDF補強結構與金屬箱體用膠水固定起來。 |
|
內部框架安裝完畢,把金屬箱體的六個面組裝起來,用模具壓緊固定。 |
|
完成的喇叭在輸送帶上整齊排列,經過擦拭、檢查外觀之後,就可以打包出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