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21發表,已被閱讀 36,901 分類:人物專訪
專訪Orpheus經理Tallant Fabien Orpheus是一家來自瑞士的High End音響廠家,創立於2001年,他們很早就進入台灣市場,但是名號卻沒有打響開來,可能是早期Classic系列尺寸偏小,價格也不便宜,沒有引起太多重視,也可能是原廠或代理商下的功夫還不夠。不過Orpheus在2010年推出了重量級的Privilege系列,台灣市場也換了代理商,面對市場的態度越來越積極,這次原廠Tallant Fabien來訪,我們也在訪談中發現Orpheus的轉變其來有自,可說是江山代有才人出,由年輕的少東當家,用全新的角度切入High End市場。

Fabien--Orpheus的少東

年輕的主事者Tallant Fabien有多年輕?採訪時直接問老外年紀是很不禮貌的事,言談中推想Fabien大概還不滿三十,而且我覺得這樣推算很可能高估,私下問了代理商,果然這估算沒錯,但這算個人隱私,我就不寫出Fabien的年紀了。Fabien的頭銜寫著「策略經理」(Strategy Manager),頗為耐人尋味,其實他是新一代Orpheus掌門人,但沒把CEO這樣的職稱掛在名片上。年輕的Fabien在音響的資歷應當也不深,問他何時加入Orpheus,原來是在兩年前,而Orpheus是他父親創立的公司,依照老中的講法Fabien就是少東了。年輕人果然有衝勁,Fabien加入公司之後,Orpheus的產品就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Orpheus的創立

在講Fabien進入Orpheus的變化之前,我們要把時間拉回到2001年,Fabien說Orpheus本身的規模並不大,其實只是他父親事業旗下的子公司,那時候他們設計出很棒的DAC模組,可以應用在專業錄音室與家用音響上,但單單只有晶片很難賣,所以創立了Orpheus製作實際的產品,作為展示晶片的樣本,而這個先進的DAC晶片組就是Anagram。以前我總以為Anagram是母公司,而Orpheus是子公司,但Fabien說實際上剛好相反,他說Anagram反而是隸屬Orpheus的單位,而且Anagram本身的業務發展得並不算好,2009年已經停止運作了。回頭想想,Fabien在2008年進入Orpheus,開始他在High End音響的事業,果然少東一加入,就展現雄心壯志,把不賺錢的單位關閉。


Privilege系列的計畫

Fabien進入Orpheus之後積極推動Privilege系列的計畫,他說Privilege系列的設計工作在2006年就開始了,當時他們剛完成Heritage這部超級DAC,可以把人力投入旗艦系列的設計,但經過了一、兩年的時間,Privilege系列卻一直沒有進度。Fabien表示,當時Orpheus的設計團隊有很多的想法要把Privilege做好,但也因為想法太多,許多設計都半途而廢,進度一直延宕,直到他加入公司,成為最主要的協調者,才把Privilege系列的基本調性定了下來。看來少東進入公司之後,頗有大刀闊斧改革的氣勢。


老音響迷與新世代的想法結合起來

Fabien瞭解High End音響的設計並不是一蹴可及,在他的勵精圖治下,Orpheus有了很多變化,但他刻意留下一位資深的工程師,是Orpheus創立就加入的資深技術人員,另外他還找來幾位年輕的音響設計工程師,組成Orpheus的新設計團隊,這組人馬就是催生Privilege系列的主力部隊。Fabien表示,High End音響需要新的思維,所以他引進年輕世代的技術人員,他們的看法代表音響走向年輕族群的觀點,而且這些年輕的工程師也比較懂得新技術的應用,但同時Fabien也重視既有的技術累積,Fabien笑著說:「我想辦法把老音響迷與新世代的想法結合起來,發揮新的綜效(Synergy)。」

集體聆聽討論

Fabien繼續解釋他在Orpheus的經營理念,他認為音響是嚴肅的科學研究,同時也是聲音品味的藝術,這兩者都很重要。Fabien表示任何Orpheus器材都經過非常仔細的設計過程,內中包含的是嚴肅的科學驗證,可是他也瞭解聲音表現是一種藝術,而他做為主事者,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把這兩個面向綜合起來,在兩端取得平衡。在技術設計的部分,Fabien要求嚴格的測試,至於聲音的表現,他會與設計團隊一起聆聽,共同討論聲音的藝術性,透過集體的聆聽、討論,決定器材最終的調音。少東親自參與試聽並且和同事一起討論,這個流程和許多High End公司不太一樣。大多數High End公司內部都有一個設計的靈魂人物,也可說是公司的「金耳朵」,通常會由這位關鍵的設計者來決定聲音最後的走向,但Orpheus卻是由Fabien與設計團隊一起聆聽討論。Fabien說他不認為有人可以永遠都對,他對聲音的看法與觀點也不一定都正確,所以他採取集體聆聽討論的作法。


機箱iSHONi跨刀設計

從Fabien加入Orpheus之後,Privilege系列的設計腳步加快,2010年正式問世,當時我就覺得很意外,Privilege的尺寸放大了很多,和早年Classic系列完全不一樣,甚至覺得這不是同一家公司的產品,這個疑問我也求教於Fabien。他說在設計Privilege系列時,日本的代理商希望他們能做出功率比較大的後級,而大功率後級代表需要更大的變壓器、更多電子元件、更好的散熱能力,所以整個機箱都要重新設計。在設計的過程中,Fabien找來專精工業設計的跨國公司iSHONi跨刀,另外在洛桑找到一家專門做電腦3D模擬的公司ADM,協助設計原型的電腦模擬,如此一來就可以在實際製作之前用電腦模擬出真實的內部佈線。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Fabien懂得資源整合的管理概念,他讓Orpheus的工程師好好做線路和聲音,而工業設計則交給專門的大公司協助,兩者結合起來產生新的綜效,這個年輕人的想法很值得許多音響界前輩大老們學習。


嚴謹的態度在瑞士製作

最後我問Fabien,對台灣或亞洲的音響迷而言,Orpheus可能至是「另外一家瑞士音響精品」,究竟Orpheus哪裡最特別,值得音響迷擁有?Fabien認為Orpheus用嚴謹的態度在瑞士製作,而且是自家工廠手工打造,這是和其他瑞士品牌很不一樣的地方。Fabien說他們好像是百達斐麗,這家瑞士百年錶廠堅持在瑞士製作,每一個部分都在自家工廠完成,雖然他們的手錶很貴,但貴得有價值,相對的,Fabien說有很多瑞士手錶公司掛上瑞士的名號,但實際上卻把製造外包,他們肯定比百達斐麗更賺。Fabien認為這樣把製造外包的方式,絕對部會發生在Orpheus身上,他說:「我相信瑞士工藝的價值,每一部Orpheus都是在自家工廠製造完成,我們不做『外包』這碼事,這也是Orpheus和某些其他瑞士音響品牌很不一樣的地方。」我們或許可以說Orpheus的產品確實價格很高,但Fabien保證音響迷擁有的絕對是貨真價實的瑞士製品,而不是在其他地方OEM或外包拼裝起來的產品,這就是Fabien強調Orpheus精緻的價值所在。


廠商資訊

進口總代理:極品
電話:(02)2792-9778
網址: www.topaudio.tw

廣告
[新聞] 2011高雄音響展預告-極品 Estelon亞洲首展
想聆賞重量級器材就不能錯過極品在4樓飄香廳的展房,屆時將展出旗下代理的各大品牌,有來自瑞士Orpheus,訊源則有Privilege SACD唱盤和美國Playback Designs MPS-5,不過最引人注意的是Estelon XA旗艦級落地喇叭...《 全文

[試聽報告] 懶懶聽音樂最好-Stello Ai500綜合擴大機
強勁功率來自巨大的800VA環形變壓器,變壓器的直徑就幾乎佔了機箱的一半,配合總容值90,000uF濾波電容,這部一般尺寸的Ai500竟然重達16公斤也就不足為奇了。Ai500內部的電源其實挺複雜的,為了劃分用電需求...《 全文

[試聽報告] 自然逼真 纖毫畢現-Playback Designs MPD-5數類轉換器
Playback Designs引進台灣的時間不長,這家公司成立的資歷也頗新,但因為主事者Andreas Koch在數位音樂這方面的專業地位,讓這家音響公司很快的引起市場的重視。這次我試聽的器材是MPD-5數類轉換器,也是Playback Designs目前「唯二」...《 全文

[專題報導] 濃情巧克力-Orpheus Privilege系列(二)
[專題報導] 瑞士精密工藝-Orpheus Privilege系列(一)
[新聞] 支援USB電腦播放-Stello CDA500 CD唱盤
[新聞] TAA音響展報導-Orpheus Privillege系列重量登場
[新聞] 千呼萬喚始出來-Orpheus Privilege 旗艦訊源抵台!
[新聞] 現代化的擴大機-Stello Ai500綜擴+DAC
[新聞] 試聽室裡的彩色精靈-極品引進Topstar Sitness 5
 
  
(多關鍵字搜尋時,請以半形「,」隔開) 
Bluesound NODE ICON 串流播放機
Bluesound 新推出的旗艦串流播放機 NODE ICON,不僅功能豐富,而且規格、介面給好給滿。NODE ICON 內建 DAC,用家不必為搭配 DAC 而煩惱。NODE ICON 使用 2 顆 ESS SABRE ES9039Q2M ...《 全文

響音分享會-義大利美聲與黑膠之旅
本次活動將於 1 月 26 日晚上 7 點至 8 點,在高雄市鹽埕區新樂街 117 號 2 樓的 koou coffee 舉行,主題為「義大利美聲與黑膠之旅」。現場將展示 NAD C 588 黑膠唱盤,以及 EAM Lab 102i 綜合擴大機,透過高...《 全文

丞遠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2007 Han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