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20發表,已被閱讀 94,643 分類:原廠故事
AE Reference 2喇叭 10款AE試聽徹底研究特輯

在這次的10對AE書架喇叭試聽徹底研究專題中,Reference 2應該算是最與眾不同的一款產品,它的不同有兩個地方,一是只有Reference 2是1顆高音與2顆低音的3單體結構,其他喇叭的全都是最基本的1顆高音與1顆低音。二是Reference 2的3單體雖然也是2顆低音夾1顆高音,但高音單體卻是離軸,也就是沒跟2顆低音排成一直線,不是常見的MTM構造,這也賦予了Reference 2相當特殊的外型,有別於任何其他喇叭。

多顆低音單體達到更好的低頻表現

Reference 2屬於AE的Reference系列。一般來說,蠻多品牌都有Reference系列,能歸在Reference系列的,一定是該品牌最頂尖、最重要的產品,有趣的是,AE的Reference系列裡只有書架喇叭,它的落地喇叭都不是Reference系列,從這裡可以看出,書架喇叭是AE最看重的項目。

Reference 2是2011年推出的新產品,設計之初AE對Reference 2的期待是,以書架型喇叭的有限體積,達到高頻寬、均衡、少音染的目的。頻寬表現和喇叭體積有著不可分的密切關係,這是簡單的物理,沒什麼偏門捷徑可行,因此想要以書架喇叭達到很好的頻寬,本身就是個考驗。於是AE替Reference 2想了兩個方法,一是使用兩顆低音單體,二是加大音箱體積,這讓Reference 2的低頻響應達到40 Hz。


減少音染方面,AE從加強音箱結構入手。Reference 2運用多層結構的音箱壁,來達到阻尼最大化的效果,從而減低音箱共振。Reference 2的音箱壁共有三層,包括一層7 mm的MDF板,一層3 mm的高密度橡膠,然後再一層5 mm的MDF板,組成三明治式音箱。這樣的複合材質可以有效減少音箱共振,讓Reference 2更耐得住大音壓。

裝載兩顆鋁合金長衝程單體

接著來看低音單體。Reference 2裝載兩顆鋁合金振膜長衝程單體,單體動力來自雙層線圈的鋁質音圈,有助於散熱,且剛性更強,讓振膜在劇烈的活塞往覆運動時,仍能維持良好線性與精確。高音部分使用Vifa的Ring-radiator環狀輻射高音單體,不過這顆高音還經過客製化修正,以符合Reference 2獨特的3單體結構的需要。這個離軸3單體結構還有個名字,叫做DXT® Lens技術,據稱頻率響應的平順性與擴散性都有不錯的表現。


質感也是Reference系列有別於其他系列之處。Reference 2外表使用紋理深刻的黑檀木加鋼琴烤漆處理,賦予高貴的氣質與質感,也讓Reference 2更符合其身價與定位。AE另外還提供Reference系列的專用喇叭架,配上Reference 2才是相得益彰。進入實際試聽。Reference 2的離軸單體排列,這時就產生一個問題:該讓高音單體在外側,還是內側?

圖中是AE Reference 1的音箱剖面圖,Reference 2的音箱製作方式與Reference 1相同,可以看到多層結構的音箱壁,包括一層7 mm的MDF板,一層3 mm的高密度橡膠,然後再一層5 mm的MDF板,組成三明治式音箱。

如實表現交響樂應有的沈穩與厚實

類似的離軸設計也在ProAc喇叭上見過,擺法上多以高音在內側居多,因此我也依樣畫葫蘆,用這樣的擺法開始試聽。不過很奇怪,我聽到的音像輪廓和層次感不甚清楚,音場也有點凌亂,完全不像之前我所聽到的AE1 mkIII SE與AE22 Passive。於是我把左右聲道對調,讓高音單體位在外側,然後再聽,此時輪廓與層次出現了,聲音也正常了,我才知道Reference 2的擺法原來這麼重要。不過,Reference 2一定要這麼擺嗎?我不確定,但我知道,在U-Audio的聆聽室中,高音在外側的確比較好聽,所以該怎麼擺,請用家實際試過再做定論。

Giulini(朱里尼)指揮維也納愛樂演奏「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
Reference 2是這次AE專題中最大的喇叭,所以我一開始就用交響樂做試聽,搭配的是Moon 250i綜合擴大機,播放Giulini指揮維也納愛樂演奏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立刻就可以發現,Reference 2的確很均衡,尤其是小音量時就可以表現出這項優點,因此我不用一直開大音量,就可以感受到交響樂應有的沈穩與厚實。

Reference 2的另一個特點是音場很近、很滿、很大,非常討喜,因此我聽到的交響樂規模感也顯得特別龐大,不必離喇叭很近,也有近場聆聽的感受。

音樂生活的好伙伴

音場飽滿所代表的也就是中、低頻很厚實,而且Reference 2的厚實是帶有柔軟的起伏,而非咄咄逼人的衝擊力,即便我用非常大的音量聆聽,也覺得很舒適,它具有近乎落地喇叭的氣勢與規模感。這時我發現,我從AE1 mkIII SE、AE22 Passive到Reference 2一路聽來,聽到三種走向的聲音,AE1 mkIII SE是內斂深刻,AE22 Passive是精準中性,Reference 2則是泰然舒暢,各有各的特質,各有各的定位,也就可以滿足不同用家的口味與需要。

接著播放極光每年都會出版的TAS測試碟,我聽的是2011年TAS。片中收錄不少發燒唱片公司的人聲錄音,透過Reference 2的播出,音像顯得特別大,唇齒音豐富卻不覺刺耳,尤其女聲特別溫婉柔美,帶著吸引人的嬌媚感。Reference 2的聲底也不是非常透晰的那種,而帶著一些英國風味,只是不像AE1 mkIII SE這麼濃郁。基本上,Reference 2的個性不是這麼明顯,而是以柔和質地與舒適聆聽為目的,當然,外型上高貴的質感與極細緻的加工水準,也是您起居空間增色的主要手段,也是音樂生活的好伙伴。

器材規格

形式:3單體2音路低音反射式書架喇叭
使用單體:25 mm Vifa Ring-radiator高音×1,110 mm鋁合金單體×2
頻率響應:40 Hz~40 kHz +/-3dB
靈敏度:88dB
阻抗:6歐姆
分頻點:2kHz
總諧波失真:<0.3%
尺寸:395×255×310mm(H×W×D)
重量:14kg
參考售價:138,000元
進口總代理:東億視聽
電話:(02)2546-8813
網址:www.audiovoice.com.tw

廣告
[專題報導] 10款AE試聽徹底研究(三)-AE Compat 1書架喇叭
拿AE Compat 1書架喇叭與AE1 Classic比拼,雖然有些不公平,但這畢竟是徹底研究的專題,也只好讓AE喇叭「鬩牆相爭」。即便和身價貴上六倍的AE1 Classic相比較,AE Compat 1還是「超值到不行」,上次我寫萬元以下首選,這次我可要說....《 全文

[專題報導] 10款AE試聽徹底研究(二)-終極版復刻AE1 Classic
音響歷史上有幾對喇叭可以活過24歲還繼續復刻生產?我想了好久,手指頭算得完,老BBC LS 3/5a在Rogers時代從1974生產到1998,剛過25歲,PMC LB-1大約1992年誕生,2008年最後一次LB1i簽名版發行之後,據說是最後一次復刻,活了17年...《 全文

[專題報導] 10款AE試聽徹底研究(一)-AE書架喇叭兵器譜
AE成立於1987年,由Neil McEwen和Steve Taylor共同創立,目前公司位在倫敦西部的Cotswolds。當時AE找來Phil Jones(後來獨自創立AAD)擔任設計師,在1988年開發出AE1喇叭,初期僅提供給專業錄音室使用,沒想到AE1頗受好評...《 全文
 
  
(多關鍵字搜尋時,請以半形「,」隔開) 
Naim NSS 333、NAC 332、NAP 350 套裝試聽記
Naim 今年大動作重整自家產品線。上半年原廠家用音響外銷經理 Liam Conway 來台時,鄭重和大家介紹最新的 New Classic 系列,唯當時還只有 NSC 222 串流前級、NAP 250 後級與 NPX 300 電源供應等三款產品。時隔一個月,在慕尼黑音響展...《 全文

Simaudio Moon 641 綜擴
Simaudio Moon 旗下最新推出的高階系列 North Collection,是他們家最高技藝的展現。該系列中唯一一款綜合擴大機 641,體積不算大,但外觀上明顯與自家其他綜擴等級不同。厚重的機箱,配上兩側弧形切割、線條優雅的散熱片,全機看起來像是穿...《 全文

丞遠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2007 Han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