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09發表,已被閱讀 134,159 分類:原廠故事
AE Reference 1喇叭 10款AE試聽徹底研究特輯

AE的Reference系列終於到齊了!這個最能代表AE創業精神與技術精華的Reference系列,共有AE1 mkIII SE、Reference 2、Reference 1、與AE1 Classic等四款產品,價格從高至低就是上述的順序。當初我也覺得很奇怪,這個「AE試聽徹底研究」專題一共排了10對書架喇叭,為何AE有這麼多種書架喇叭?而且最重要的Reference系列就有4對,會不會自己打自己?等到這對Reference 1終於送進U-Audio,我才明白,對書架喇叭非常重視的AE為的是要提供一個非常完整的產品線,只要你對書架喇叭有需求,預算在20萬以內,一定可以挑選到適合的產品。


AE喇叭具有豐富而完整的產品線

我們撇開Pro Sat與AE22 Passive這兩個專業喇叭不談,這次AE專題的另外8對書架喇叭,價格從1萬多元的Compact 1、2萬多元的NeoV2 One、3萬多元的Aelite 1、5萬多元的Radiance 1、7萬多元的AE1 Classic、9萬多元的Reference 1,一直到13萬多元的Reference 2與將近20萬元的AE1 mkIII SE,確實是任何預算AE都有相應的產品。通常,預算超過20萬元就不太會買書架喇叭了,AE這個算盤打得不可謂不周全。

不過,我覺得這款Reference 1的處境是比較尷尬的,怎麼說呢?Reference 1和AE1 Classic的價差並不大,想買AE1 Classic的人的確有機會考慮要不要加點錢跳級到Reference 1,但AE1 Classic是AE的代表作,奠定AE在書架喇叭領域的地位,因為一直有需求,才會再以複刻版本推出,多年來有這麼多用家為其背書,對於AE1 Classic恐怕已經不是好不好聽的問題,而是要不要買的問題而已。而且,現在AE1 Classic除了當年錄音室專用的燻黑塗裝,也已經有鋼琴烤漆版本,雖然比起Reference 1的精緻黑檀木鋼烤還差了一皮,但也是相當漂亮,因此Reference 1在外觀上佔的優勢就更少了。

既然如此,AE推出Reference 1想必是有相當的把握,讓它既不影響AE1 Classic的銷售,又能繼續擴展AE的市場佔有率。Reference 1到底有什麼厲害之處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音箱採多層結構設計

先從外觀開始吧!Reference 1是傳統的英式喇叭造型,就是一個簡單的矩形木箱,高與寬比AE1 Classic大一點點,但深度更深,前障板兩側修圓,比例上均衡而沈穩,相當好看,加上細緻的鋼琴烤漆處理,架勢不輸十數萬等級以上的產品。背面的做工也相當講究,喇叭端子座的背蓋上也覆蓋了黑檀木皮,喇叭端子則是WBT製品,質感一流。值得一提的還有背板上的低音反射孔,管身和修成圓弧的管口一體成形,讓氣流進出更為順暢。

音箱部分,Reference 1和Reference 2一樣,運用了多層結構的音箱壁,這也是AE的拿手好戲。它的音箱壁一共有三層,包括一層7 mm的MDF板,一層3 mm的高密度橡膠,然後再一層5 mm的MDF板,組成複合式音箱。它的好處就是音箱的阻尼效果特好,可以有效降低音箱共振,維持聲音的清純度。Reference 1使用一顆5吋鋁合金振膜低音單體,內部的驅動系統則是鋁質音圈加上雙層線圈。這樣的設計有何用意?鋁質音圈耐得住激烈操駕又容易散熱,雙層線圈提供更有效率的磁通利用率,驅動性能更好,鋁質振膜也具備非常優異的剛性,這些東西加總起來即表示:Reference 1即便在大音量的催逼下,低音單體的活塞運動仍然非常正確,因此能維持很好的線性與低失真。


高音使用Vifa的環狀輻射式高音單體,看起來好像跟AE其他型號喇叭用的高音差不多,不過這顆是訂製品,其規格是針對低音單體的特性而設定,因此能和低音有更好的搭配。另外,高音單體外圍和Reference 2一樣也有淺碟號角的設計,更有利於頻率響應的平順性與聲音的擴散。


連喇叭架都有學問

為了Reference 1,AE還特地設計了一個專用喇叭架,這是AE十五年來第一次自行設計喇叭架,所以你就可以知道Reference系列的專屬喇叭架不只是好看而已,它還有聲學方面的考量。


AE表示,多數的喇叭架總是落入兩難的困境:把喇叭架做得非常重,這時低頻很有重量,很紮實,但高頻不夠鮮活,要不就是做得很輕,高頻豐富了,但連帶使低頻也變得輕飄飄,很少有喇叭架能兼顧沈穩的低頻與活生的高頻。但這個Reference系列專屬喇叭架不太一樣。AE把喇叭架設定在「有點重,又不會太重」,讓喇叭能保持鮮活與亮麗,同時再結合Reference 1原有的的複合式音箱結構,讓音箱本身幾乎不震動,來維持低頻的量感與重量。當然,喇叭和喇叭架之間也有8個一組的專用墊片,可黏貼在喇叭架上,提供兩者間最佳的耦合。這也就是說,此喇叭架是專為AE的Reference系列而設計,如果拿來用在別的喇叭上不一定適合,最好試過再買。

隨便搭配都好聽

試聽過程在U-Audio聆聽室進行。基本上,Reference 1是個隨便搭都蠻好聽的喇叭,因為它本身的個性就很顯著,只要是體質沒問題的擴大機,都可以很容易地搭出好聲。為什麼我敢這麼說,因為試聽過程中一共搭了4組擴大機,包括Linear Acoustic的LAV-60 MKII綜合擴大機,Marantz的PM-11S3綜合擴大機,Moon的P-8 RS前級與W-8 RS後級,還有Audio Research的LS-27前級與Reference 75後級,訊源則是Marantz SA-11S3 SACD唱盤。每組搭配的音色有些不同,但都不脫溫暖厚實的走向,也就是偏於英式喇叭的濃郁風格。


先用Moon的P-8 RS與W-8 RS,播放David Geringas與Ian Fountain演奏貝多芬的大提琴與鋼琴作品集。簡單的編制可以立即聽出Reference 1的音色,稍微偏暗的大提琴透出濃郁的木頭味,那種弦樂器特有的迷人共鳴聲令滿室生香,空間中彷彿充塞木頭的香味。過程中我也搬出金瑯的Venus書架喇叭做比較,Venus較為通透,空氣感豐富,但就是沒這麼厚,琴聲的共鳴感也較弱。至於鋼琴聲呢?Reference 1的鋼琴音粒有很好的密度與重量感,雖然觸鍵不是那麼清脆,但我可以透過音粒質量來感受豐沛的觸鍵力道。

英式美聲派

接著聆聽希臘鋼琴家Vassilis Tsabropoulos的《Melos》,這張ECM唱片是帶點民族風味的鋼琴、大提琴與鼓的爵士三重奏。可以感受到Reference 1表現出的音場較為集中,充實的音像會把空間填滿,而不是開放空曠的類型。不過這個錄音應該要有空靈、深邃、漆黑的感覺,這時聽到的聲音卻不是這樣,於是我試著把兩支喇叭靠近一點(原本擺得很開),音場的寬度好像沒什麼變化,但深度立刻變得更深,層次感也更好了。透過這樣的調整,就可以調出你想要的感覺。

搭配Moon的P-8 RS與W-8 RS,Reference 1顯得內斂深沈,有點放不開,於是我換成Audio Research的LS-27與Reference 75,雖然低頻質量密度略減,而且變得更豐滿,但高頻也增加了晶潤感與些許華麗的光彩,例如聆聽普萊亞演奏的蕭邦練習曲,音粒增添了一絲通透的質地,觸鍵也變得清脆了一些,當然,濃郁的聲底與龐大規模感並未改變。

Reference 1與AE1 Classic的不同也在於此。Reference 1像是經過潤飾,讓聲音變得圓潤豐美,低頻則渾厚紮實,超越書架喇叭的限制,讓任何音樂,甚至不好的錄音,聽起來都是這麼吸引人。而AE1 Classic則是寫實主義的本格派,傳承專業錄音室血統,強調真實反應原始訊號,給什麼就播什麼,也就是說,好錄音當然會好聽,但壞錄音可能就要忍著點了。AE賦予他們不同的個性,屬於不同走向的產品,來滿足消費者不同的口味與需求。

耐得住大音壓催逼

用Reference 1聽弦樂在合適不過,例如Lara St. John的「Gypsy」專輯,小提琴的線條仍然厚實,充滿共鳴感,不會甜美滑順的過頭,也沒有喪失擦弦的嘶嘶聲,而是帶有肌緻紋理,適度表現出寫實的一面。值得一提的是,Reference 1很能表現出音像的實體感。它的音像很大,音場很靠近聆聽者,音色縝密很有質量,因此特別浮凸彷彿觸摸得到,或許少了一些潑辣的激情,但英國紳士不就該如此。


接著是比較嚴苛的考驗,換上葛濟夫指揮基洛夫歌劇院管弦樂團,演奏史特拉汶斯基的「春之祭」。Reference 1的音場不以深邃通透見長,因此序曲中巴松管獨鳴較少山雨欲來的詭譎氣氛,但從第3段開始定音鼓與銅管狂亂嚎叫,打擊樂旌鼓齊名,Reference 1的能耐才真正展現。它可以播出龐大的規模感,而且耐得住大音壓催逼,擴大機的功率不斷輸出,它總是能夠保持優異的均衡感與秩序,不會手忙腳亂應付不來低頻量感又多又猛,且不失清晰與厚度,實力驚人,實在不像個小喇叭。不過,這樣的表現恐怕需要大功率才推得出來,擴大機若是實力不夠,可別輕易嘗試。

強而有力的衝擊感

「Jungle Boldie」專輯
最後我拿出一張大發燒片,就是Turtle唱片公司的「Jungle Boldie」專輯,這個以薩克斯風、貝斯與鼓的爵士三重奏錄音,起先用Audio Research聆聽,感覺有點鬆軟,不大夠勁,於是換上Marantz的PM-11S3綜合擴大機,雖然PM-11S3的價位比Audio Research前後級低了不少,但它採用晶體放大,功率更高,具有100W/8Ω、200W/4Ω實力。PM-11S3驅動起Reference 1,音像縮小了一點,音場規模感也沒這麼大,但音場的分離度、層次感也因此而更好了,而且貝斯音粒的彈跳感更加活躍,大鼓踩踏的衝擊力更凝聚而直接,尾巴收得更快,聽起來也更具節奏感。以「Jungle Boldie」專輯而論,PM-11S3要比Audio Research管機更適合Reference 1,這也再度證實Reference 1具有深厚實力,更待擁有者慢慢發掘。

說實在的,要在Reference 1與AE1 Classic之間做一選擇確實不太容易,因為它們各具風格,各有優點,難以相互替代。當然,最好是可以不必選擇,通通擁有。若只能擇其一,那就去試聽吧!畢竟它們價差不大,可以依音色走向做決定,選擇最能滿足你聆聽需求的喇叭。

器材規格

使用單體:25mm Vifa Ring-radiator高音×1,110mm鋁合金低音×1
頻率響應:45Hz~40kHz ± 3dB
靈敏度:87 dB
阻抗:6歐姆
分頻點:2 kHz / 二階分音
尺寸:310×190×280 mm(H×W×D)
重量:10.5 kg
建議售價:96,000元
進口總代理:東億視聽
電話:(02)2546-8813
網址:www.audiovoice.com.tw

廣告
[新聞] 慶賀代理十周年-東億延長AE保固期間
為了慶祝代理十周年,自2014年1月1日起購買由東億視聽所代理進口的AE喇叭,將享有三年的保固期間,倘若於2014年1月1日前已經購買了AE的商品,不必擔心,您同樣也可以享受得到十周年的保固優惠活動,您家中的AE喇叭將自動延長一年的保固...《 全文

[試聽報告] 悅耳的音樂性格-試聽AE 3系列5.2聲道
事實上301並非AE新推出的單一型號,而是發表了全新「3」系列喇叭,包含305落地、301書架、307 Centre中央聲道與308 Sub超低音,剛好搭配成一套完整的多聲道系統,以價位來看,3系列和Aelite系列比較相近,都屬於中階等級,搭配成5.1聲道的...《 全文

[試聽報告] 方舟音響的超值搭配-Trigon配Audio Physic Sitara 25
編輯部安排我來這裡試聽Trigon Energy綜合擴大機,公司內部開編輯會議的時候看到這部器材,本以為一般尺寸的綜合擴大機,應該送來編輯部試聽,可是代理商希望我們來聽聽經銷商的搭配,於是前來一探究竟。方舟音響雖是新的音響店,可是...《 全文

[專題報導] 10款AE試聽徹底研究(四)-AE NeoV2 One書架喇叭
[專題報導] 10款AE試聽徹底研究(三)-AE Compat 1書架喇叭
[專題報導] 10款AE試聽徹底研究(二)-終極版復刻AE1 Classic
[專題報導] 10款AE試聽徹底研究(一)-AE書架喇叭兵器譜
 
  
(多關鍵字搜尋時,請以半形「,」隔開) 
Naim NSS 333、NAC 332、NAP 350 套裝試聽記
Naim 今年大動作重整自家產品線。上半年原廠家用音響外銷經理 Liam Conway 來台時,鄭重和大家介紹最新的 New Classic 系列,唯當時還只有 NSC 222 串流前級、NAP 250 後級與 NPX 300 電源供應等三款產品。時隔一個月,在慕尼黑音響展...《 全文

Simaudio Moon 641 綜擴
Simaudio Moon 旗下最新推出的高階系列 North Collection,是他們家最高技藝的展現。該系列中唯一一款綜合擴大機 641,體積不算大,但外觀上明顯與自家其他綜擴等級不同。厚重的機箱,配上兩側弧形切割、線條優雅的散熱片,全機看起來像是穿...《 全文

丞遠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2007 Han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