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17發表,已被閱讀 91,332 分類:專題
ASI空間實戰 如果把影響一套系統聲音表現的因素分成四個部分,包括器材本身的性能、器材彼此間的搭配、器材調校,以及空間的影響,我想每一個音響迷對這四項要素的重視比重並不相同,有些人認為器材本身的實力影響最大,有些人則把器材彼此間的搭配列為重點,而這次所探訪的呂先生想必十分重視空間的影響,不僅希望聆聽空間對整體音響系統而言是助力,而非造成扣分的阻力,而且要求這個空間仍能維持居家的氛圍,讓人能輕鬆地聽音樂,並願意長時間待在這個空間裡。透過來自法國的Acoustic System International(以下簡稱ASI)空間調校設備,呂先生達到了他的要求,也獲得更多的聆聽樂趣。

維持原有空間的樣貌

呂先生對於空間聲學條件的要求如此之高,不是沒有原因的。呂先生目前退休賦閒在家,最大的興趣與享受就是聽音樂,為了能沒有後顧之憂地好好聽音樂,呂先生的全套Burmester系統是最近才整個升級到位,而他的訊源除了CD唱盤與LP黑膠唱盤之外,甚至還買了一部以前只在錄音室或廣播電台才會看到的盤帶機,用盤帶來錄CD與LP播出來的音樂,得到不同的聆聽感受。

ASI的空間調校設備,可以在最不影響原本室內裝潢與布置的情況下,大幅改變空間的聲學狀況,效果十分顯著。

不過,呂先生很愛聽音樂、聽音響,並不表示他也喜歡「玩」音響。我的意思是說呂先生並不會時常更換器材、線材、搭配,或是藉由更動擺位、使用墊材來調聲。他自己並不是調整器材的行家,也沒有玩過很多器材,而且年紀大了搬不動,家裡也沒壯丁幫忙搬東西,自己很難調整器材,何況既然已經是整套西裝的Burmester系統了,當然也不會有什麼搭配上的問題,他只是想好好聽音樂就好了。因此,當他一直覺得這套音響放在他的起居室中,聽起來有點「不對勁」時,他的第一個念頭就是調整空間,解由改善空間的聲學條件,來提升聲音表現。

市面上的空間調校設備百百款,各式各樣的擴散板、反射板、吸音棉、吸音柱…等,不一而足,但都不是呂先生想要的東西,因為這些設備改變的不只是空間聲學狀況,連室內氣氛、視覺感受、布置擺設都一併改變了。呂先生要的是舒適溫馨的居家空間,並不想搞得像是錄音室或專業聆聽室,也不想有破壞原有的裝潢陳設,也就是說,他希望盡量維持起居室的樣貌,又能達到調整空間聲學狀況的目的。


銅質聲波諧振器與相位校正器原本應該要貼主牆放置,但主牆已經放了置物櫃,銅質聲波諧振器與相位校正器便直接緊靠著置物櫃擺放,只要仍維持在主牆的中央軸線上就好。

按部就班實戰施作

一開始呂先生買了一些油畫,掛在後面與兩側牆面的上方,藉由減少大面積的空白牆面,提供吸音與幫助擴散的效果,來達到改善駐波狀況的目的。呂先生說,這幾幅油畫確實有造成一些改變,但還是不夠,而且把牆面全給遮住了也不好看,因此沒辦法掛太多,只好放棄這個方法。後來他發現了ASI這樣的空間調聲設備,似乎還蠻符合他的要求,便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與ASI代理商巴洛克聯繫上了。

這一天巴洛克朱先生帶著全套設備來到呂先生府上,打算按部就班現場施作,實地展示ASI的調聲性能,我則是以旁觀的第三者角色一同前往採訪。

安裝之前,先瞭解一下呂先生所謂「不對勁」的聲音是怎麼樣的。由2部Burmester 956 MK2後級驅動二當家B80 MK2喇叭,乍聽之下,我先感受到整個系統的聲底非常飽滿,即便呂先生起居室的坪數不小,但低頻的量感仍然十分豐沛,並帶有濃郁的厚度與較為鬆軟的質感,聽起來相當舒服,但音像輪廓不算清晰,聲部之間的層次感也不容易拉開來,更別提纖細的音色質地與應有的音樂活生感了。我在許多場合聽過多次,這絕對不是調校得當的Burmester系統會有的表現,應該是某些空間無法消化的頻段不斷累積,造成失衡而影響了透明度與層次感,也掩蓋掉了細節表現。


呂先生要的是舒適溫馨的居家空間,並不想搞得像是錄音室或專業聆聽室,就是希望盡量維持起居室的樣貌,又能達到調整空間聲學狀況的目的。

依空間條件彈性運用

接著便開始安裝ASI。關於ASI的空間調校設備有哪些東西,這裡不再贅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改善幅度如天壤之別一文,其中詳述了各項設備的使用方式與功效。由於呂先生起居室的主牆前已擺放了許多東西,例如貼牆放置的置物櫃與大型平面電視,因此某些原本應該要緊貼主牆中央軸線放置的ASI道具,例如狀似圓餅的擴散器、放在主牆中央底下的銅質聲波諧振器,以及相位校正器等,就沒辦法依照原廠設定的方式擺了。不過沒關係,ASI最大的好處之一就是還有變通的方法。既然主牆放滿了家具,就把擴散器平放在置物櫃上的電視前方,銅質聲波諧振器與相位校正器則不貼牆了,直接緊靠著置物櫃擺放,只要仍維持在主牆的中央軸線上就好。

至於應該要貼在主牆上,排成陣列的17顆像骰子的噪音過濾器,因為有一半的牆面都被置物櫃遮住,暫且就不貼了,只在主牆的左下角、右下角,以及左上角、右上角放上金屬的聲波諧振器,然後再次聆聽。經過ASI調校之後,聲音的條理出現了,音場的結構復活了,不同頻段的層次感拉開了,當然所有的細節就變得更豐富了。

原本應該要貼在主牆中央軸線擴散器,因為牆的前方放了大型平面電視,便把擴散器直接平放在電視櫃上的電視前方。

令人驚異的立即提升

當下最直接的感受是低頻的清晰度、層次感與輪廓獲得立即的提升,但再細細體會一下,其實改變的不只如此。ASI為呂先生所帶來的是更為靈動活生的音樂、更舒適的聆聽、更好的動態與暫態,而且聽更久也不累,讓呂先生更樂於待在起居室裡聽音樂。

接下來朱先生又做了一些調校。這個空間的左側是整面氣密玻璃窗加落地窗,反射狀況相當明顯,而右側卻是一整面輕隔間牆,並非密實的磚牆,也就是說左牆的反射大於右牆甚多。此時朱先生將一些噪音過濾器均勻貼在左側的玻璃窗與落地窗上,藉以打散反射聲波,結果是空間的毛噪感又再降低,音場的重心更平衡,音像輪廓也更加束結。更重要的是,小小的噪音過濾器貼在玻璃上,不仔細看還真不容易發覺,在視覺上也就沒什麼影響了。

主牆的四個角落,也要放置聲波諧震器,可有效處理牆角的駐波。

後續我再以電話詢問呂先生,請教他使用ASI一段時間後的心得,他說ASI的效果很明顯,帶來的改變幅度相當大,令他非常驚訝。他也試著自己玩玩看,每次只更動一些東西,或是換一換放置的位置,都可以感受到這當中的變化。而其中一個最棒的變化就是,呂先生聽音樂的時間變得更長了,他的CD唱盤、黑膠唱盤與CD唱盤,播出的音樂都好像新的錄音,讓他獲得更多樂趣。有此可知,ASI可以是最簡單的空間調校設備,也可以是最複雜的調聲道具,純粹只想聽音樂可以用,玩家更可以用,當真是變化無窮。


骰子狀的噪音過濾器可打散聚集在單一平面上的聲波能量,便是其消除噪音的原理。像圖中的噪音過濾器就貼在Burmester 808MK5前級上頭,這個點剛好是喇叭中央聲波聚集的地方。

廠商資訊

進口總代理:巴洛克
電話:(02)2516-7050
網址:www.ansbach.com.tw


廣告
[專題報導] 讓空氣流動-ASI空間實驗室 處理牆角駐波
任何調校空間的工具都會帶來變化,只看你會不會用,有沒有用對地方罷了!而ASI的效用明顯,無論是ㄧ般的居家空間,未經處理的素人視聽空間,還是已經經過其他方式調校過的聆聽室,也都能透過ASI進行適當的處理,得到更好的聆聽感受。...《 全文

[專題報導] 打造理想聆聽室-ASI空間實驗室 中軸設定
來自法國的ASI就是簡單又有效的空間調校設備。它的體積小,較不影響原有裝潢陳設與視覺感受;它的使用彈性大,靈活運用可創造無限可能,不僅解決許多人的問題,並可提供更上層樓的聲音表現。因此接下來我們將有系統地介紹ASI的使用與設定方式...《 全文

[試聽報告] 欲罷不能的極樂之旅-ASI LiveLine/Grand Stereo前後級
是什麼樣的「入門級」擴大機,可以把難搞的Sunray推得活生又自在?其實ASI目前僅有一部前級與兩部後級。前級是電源分離二件式設計,後級則有立體聲機種與單聲道機種各一款。這次我聽到的是Grand Stereo立體聲後級,比單聲道的Grand Mono...《 全文

[專題報導] 比升級系統更有感-婕韻音響ASI調音示範
[專題報導] 像變魔術一般神奇-ASI調音初體驗
[專題報導] 沒有空間限制的試聽室-巴洛克 Acoustic System
[專題報導] 和諧最美-法國調音聖品Acoustic System
 
  
(多關鍵字搜尋時,請以半形「,」隔開) 
專訪 TAOC 設計總監南祐輔
TAOC 高丘株式會社是有名的日本音響架製造商,他們出品的音響墊材也有很多人愛用。不過,一直以來,TAOC 在台灣並不活躍,屬於默默耕耘的品牌。對於多數非用家來說,這不過是「另一個音響架品牌」...《 全文

Matrix Audio SC-1 外接時鐘
Matrix Audio 矩聲音響開發出他們自家首款外接時鐘,具有 4 組 BNC 端子。每一組都有獨立的緩衝輸出電路,不僅輸出阻抗穩定,驅動能力也好。不管用家是單路輸出,或者多路輸出,SC-1 均能提供... 《 全文

丞遠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2007 Han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