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22發表,已被閱讀 91,816 分類:專題
ASI空間實驗室 MB2i調校記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先前四次「ASI空間實驗室」,已經把ASI系統的中軸、諧振器、消噪器的基本使用與延伸運用做了詳細介紹,現在該是操兵的時候了!我們帶著ASI空間調聲設備來到林先生府上,由代理商巴洛克朱先生親自操刀,針對林先生的PMC MB2i喇叭與聆聽空間之間產生的問題,運用ASI加以一一處理,讓林先生終於得到他想要的PMC之聲,也讓我對空間調校又多了一番認識。

是因為MB2i特別難搞,才需要巴洛克朱先生特別跑一趟嗎?或許是,也或許不是,但至少林先生的空間和MB2i不太對盤。林先生的聆聽空間是由客廳和飯廳連成的長方形空間,比例不錯,坪數也不算小,但舊公寓並無任何裝潢,既沒有做天花板,也沒有系統櫥櫃或木作,只透過簡單家具塑造居家氣氛。也因此林先生的空間水泥牆面的比例較高,和多數台灣家庭類似,屬於反射較多的硬調空間。另一方面,MB2i對此空間來說也稍嫌大了一點,它的12吋低音單體產生的低頻在這裡是個負擔,消化不完變成轟鳴,低頻缺乏線條輪廓,影響整體均衡感,也減低了音樂活生感。


喇叭背後的主牆上,除了由諧振器、相位器、擴散器組成的ASI中軸外,還有17顆消噪器陣列,除此之外並無任何擴散板或吸音棉。

對PMC情有獨鍾的林先生花了不少功夫想要還原MB2i應有的聲音特質。他曾經犧牲生活空間與動線,只為了調校喇叭擺位,藉此得到精準音像與低頻線條;他也曾不顧視覺感受,在房間的重點位置裝設低頻陷阱與許多吸音材料,這樣可以要回乾淨的聲底、清晰的輪廓與聲音密度,但能量被吸光,副作用便是欠缺活生感與音樂性,聆聽並無多少樂趣。難道想要享受大喇叭的好處,一定要這麼困難?還要犧牲這麼多嗎?那可不見得,或許ASI可以提供答案。

很明顯的,林先生的情況就是想在不夠大的空間中挑戰大喇叭,享受輕鬆與豐潤低頻的聽感,但空間消化不完反被低頻淹沒,活生感一併犧牲。他也和多數人一樣,不可能大興土木建構專屬聆聽室,又不想讓空間充斥礙眼的調校設備與吸音材料。朱先生大致聆聽之後,依林先生可負擔的預算,開始用ASI調校他的空間。


這個位置相當重要,就是聆聽座位上方的結構橫樑與天花板構成的牆角,造成不少能量累積,因此一次使用3顆消噪器來處理。天花板一共有4個角落,都可以這樣搞。

調校步驟

1)首先是中軸,這是ASI系統的地基,要超值全餐還是滿漢全席,都從中軸開始。中軸的功能主要在於抓出頻域分布的平衡性,藉由調整擴散器(圓形木塊)與聲波諧振器(金屬小杯與木座)的相對位置,讓最重要的中頻能精準聚焦。

2)喇叭背牆左下角與右下角裝聲波諧振器。此步驟在這個空間裡也是不可缺少的項目,因為左、右牆角正是駐波積聚的主要位置,諧振器可以打散駐波,並導引空氣流動,增加低頻的層次、細節、紋理,讓聲音更乾淨,效果立竿見影。

3)喇叭背牆貼上17顆消噪器排成陣列。平整的水泥主牆上空無一物,是好大一面反射面,一定要處理。消噪器貼好之後,背景立時乾淨、深邃了許多,音像輪廓收斂凝聚而更清晰,能量感與衝擊力更直接而明晰,畫面清晰了起來。

4)17顆消噪器可用橫排為單位進行微調。例如由下數上來負責中高頻段的第3排,4顆分別往外旋轉個幾度,可稍微減低中高頻被削減的量,而讓聲音更清亮、輕鬆。用相反方式處理第1排與第2排,讓過廣的下盤稍微收斂凝聚,可營造更漂亮的頻域結構。

5)聆聽座位上方剛好是房屋的結構橫梁,剛好把整個天花板一分為二,讓能量積聚在座位頭頂上方的左、右牆角無法消散。解決方式是在左、右牆角各貼上3顆消噪器,消除累積不散的駐波。然後喇叭背牆上方的左、右牆角也如法炮製,各貼上3顆消噪器。以ASI的原理來說,這4個位置應該要用諧振器,效果會更好,但成本也更高,因應屋主的負擔能力,此處便用消噪器代替。四個天花板的牆角在處理之後有何改變?上方牆角的駐波消除了,空氣可往那裏流過去了,聽起來彷彿壟罩的低氣壓消散了,立即有了雲淡風輕的感覺,細節、泛音、空氣感輕鬆地往上孳生,視野與感官變得更為開闊。

6)左、右側牆靠近主牆的地方,在離地70公分的地方(就是主牆上第2橫排消噪器的高度)貼上消噪器。然後在左、右側牆的第一反射點也貼上消噪器,高度亦是70公分。這幾個地方也是聲波容易重複堆疊累積的地方,可運用消噪器加以消解。

7)在MB2i的背面,以及MB2i的底面,各貼上一顆消噪器。這裡是較大的單純平面,容易產生不當反射。

8)在電源線與訊號線輸入的地方,貼上2或4顆消噪器,用以消除線材帶進來的雜訊,它會讓聲音背景變得更乾淨,降低不悅的毛躁感,然後音場深度與動態都會提升。不過這部分並不是用越多越好,因為貼太多有可能讓聲音變乾,應斟酌使用。

9)電源排插下面用四顆消噪器墊高,取代原來的橡皮墊。

這是左邊側牆與主牆構成的牆角,左邊多加1顆消噪器進行處理。

右邊側牆的牆角有塊毛玻璃面,反射頗強,也貼1顆消噪器來處理。

總結

整個調校下來,聽感得到了什麼樣的改變?MB2i充沛的低頻量感與厚實中頻未減,龐大的音場規模感依舊,簡潔清爽的陳設與居家氛圍未變,但原本被低頻共振與混亂音場所遮掩的音樂層次、音色光澤、音樂的活生感與音樂性都出現了。音場更為開放自然,細節以輕鬆的姿態浮現,上、下的延伸毫不勉強,讓屋主林先生可以專注在音樂上,而不再像過去那樣好像得了低頻敏感症,每天打開音響就在注意低頻、調校低頻。

在這次調校實例中,巴洛克朱先生也與我分享了一個觀念,那就是調音不應只是注意某個頻段,或某種聲音訊號,而是要注重整體,「音樂有沒有感染力」才是重點。朱先生會在ASI的中軸設定階段,找出最好的中頻厚實度,與高、中、低頻的正確分布比例,接下來的每個步驟,則是不斷地提升音樂的感染力。問題是,什麼決定音樂感染力呢?不外乎個頻段更多的細節、更細微的變化、更好的動態、更豐富的層次、更乾淨的背景、更清楚的音像輪廓、更好的音色,但又必須以輕鬆舒適的聽感為前提,否則一切都是枉然。另一個問題是,這次調校一共用了多少ASI?包括一組銀聲波諧振器的中軸組合,2顆銀聲波諧振器,以及3組消噪器(1組17顆)。以比例原則來看,我覺得這樣的配置十分合理,甚至還算偏低,因為空間對音響聲音表現的影響並不低於50%,只是大家還不夠重視罷了。


USB線會將電腦內部許多雜訊帶進USB DAC,因此一口氣用了4顆消噪器黏在USB線上,對於噪訊去除有非常明顯的效果。

電源線輸入的地方也可以用消噪器來處理。

在MB2i喇叭的背面,以及MB2i的底面,各貼上一顆消噪器。這裡是較大的單純平面,容易產生不當反射。

為何擴大機下方的花梨木座翹起來了?因為底下墊了一塊ASI消噪器。這也是調音密技嗎?非也。只因為花梨木座的底面不夠平,放在音響架上會晃動,乾脆底下墊一顆消噪器,等同3角接觸絕對穩固。

廠商資訊

代理商:巴洛克
電話:(02)2516-7050
網址:www.ansbach.com.tw

廣告
[專題報導] 什麼才叫音樂性!?-ASI空間實驗室 專訪設計者Franck
「如果是真正的音樂愛好者,我相信一定會欣賞我的產品」,Franck Tchang說。 法國ASI創立者同時也是設計者的Franck之所以這麼講,並不是說他的產品達不到音響發燒友的要求,而是說他設計的產品,不論是空間調聲工具、線材、擴大機...《 全文

[專題報導] 太神奇了-ASI空間實驗室 Burmester 961調校記
「太神奇了!」,不過這話並不是我說的喔,而是Burmester 961喇叭的用家劉太太在聽過ASI直接至劉府進行實地安裝後,不禁脫口而出的驚喜之語,因為藉由ASI的空間調校,劉先生伉儷不僅體驗到更多的聆聽樂趣,也讓新添購的Burmester 961有了...《 全文

[專題報導] 掌握中頻的主導權-ASI空間實驗室 相位器運用
相位器是那塊正方形的木頭,之前只出現過一次,就是在中軸設定的單元裡,放在中軸下方的地上,主要功能是鞏固音場的結構,控制錄音的相位(圓點朝向聆聽座位即為錄音原來的相位,反轉時錄音相位也會跟著反轉),並可調節中低頻的密度...《 全文

[專題報導] 型塑音場的利器-ASI空間實驗室 諧振器的延伸使用
[專題報導] 讓空氣流動-ASI空間實驗室 處理牆角駐波
[專題報導] 打造理想聆聽室-ASI空間實驗室 中軸設定
 
  
(多關鍵字搜尋時,請以半形「,」隔開) 
試聽 Cambridge Audio EXA100 擴大機
許久沒有試聽英國 Cambridge Audio 的產品了!這次聽 EXA100 綜合擴大機,有高階 Edge 放大技術加持,價格又回到有競爭力的區間,想要在十萬元以內選購綜合擴大機,又要內建 DAC 與藍牙無線功能...《 全文

Acoustic Energy AE309 MKII 落地喇叭
Acoustic Energy 的 300 系列全面更新,進化到 MKII 世代。AE309 MKII 是 Acoustic Energy 300 系列較小型的落地喇叭。同系列還有一款 AE300 MKII 書架喇叭、系列旗艦 AE320 MKII 落地喇叭以及 ...《 全文

丞遠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2007 Han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