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09發表,已被閱讀 141,479 分類:原廠故事
2014 Clearaudio原廠採訪(四) 走入Clearaudio的工廠,像是進入一個黑膠的寶庫,就算是Robert親自帶領,也很難依序前進,我們的採訪顯得隨機,Robert幾乎是每到一站,拿起產品,就能講出一段精彩的故事,不過這可苦了我,怎麼樣把這些零散的訊息,組合成一篇篇有機的報導,稿子的零件可是裝了又拆,拆了又裝,現在寫到唱盤,又是得把採訪的流程重新拆解組裝。

測試中的Master Innovation。要測試多久?Robert說以Master Innovation來說,連續工作測試時間是48小時,真是耗時。Robert說光是Master Innovation,他們就「欠貨」超過60部,所以工廠經常連假日都要加班趕工。

2006年我前來Clearaudio的時候,他們剛剛發表最新旗艦Statement,於是採訪有了重心與主軸,包括Statement與TT2正切臂,融合了Clearaudio所有黑膠唱盤與唱臂的製作Know-How,堪稱「地表上最強之黑膠系統」。2014再度訪問Clearaudio,Statement依然是黑膠唱系統中的「夢幻超跑」,但是沒有改款,所以我們看工廠的時候,就沒有集中在某一款唱盤特別解說。看工廠的當下沒有感覺,只覺得Robert帶著我們一直走、一直講,Clearaudio彷彿有講不完的黑膠故事,等回頭整理照片與採訪稿,這才發現,Robert講了許許多多的細節,卻沒有一個連貫的故事。

講Clearaudio的唱盤,他們最重要的特點就是「硬盤」設計。唱盤設計區分為兩類,一者是硬盤,完全沒有避振,Clearaudio做的就是硬盤;另外一種就是軟盤,靠彈簧或其他材料做軟性避振,像英國的Linn就是代表之一。


Master Innovation與Statement的軸承,黑色表面是氮化鈦表面處理,硬度是65羅克威爾,僅次於鑽石,所以軸承的表面非常光滑,而且幾乎不會磨損。

Clearaudio為什麼要做硬盤?Peter Suchy當年在設計唱盤的時候,曾經買過軟性避振的唱盤回來實驗,他做了一塊鏡面玻璃的假唱片,擺在軟盤上面轉動,然後用一支雷射筆把光束打在鏡面上,雷射光會反射在牆面,Peter觀察反射的雷射光點,呈現一團亂的樣貌,這代表軟盤轉動的時候,唱片處於非常不穩定的狀態,唱針在這樣不穩定轉動的表面上拾取訊號,肯定也是一樣不穩定,所以Peter認為軟性避振沒有辦法有效解決「穩定拾取音樂訊號」這個問題。但是換成硬盤來轉動鏡面唱片,反射出來的雷射光點一樣有些許晃動,但比起軟盤要穩定得多,所以,Clearaudio從過去到現在,只做硬盤,這是他們設計黑膠唱盤的信念之一。

決定做硬盤,並不代表設計上沒有難題。2006年我來Clearaudio採訪的時候,當時主要的材料用的是壓克力,可是2014年再度來訪,高階唱盤的材料已經不一樣了,大多換成Panzerholz防彈木了,可見隨著研發的演進,製作唱盤的材料也一直在進化。這種防彈木的好處是什麼?Robert說不管是MDF、HDF或者其他木質材料,對於溫濕度都有其敏感度,熱脹冷縮的效應會影響唱盤工作的穩定度,可是只有這種防彈木完全不受溫濕度影響,而且聲音聽起來最棒。

為什麼Panzerholz防彈木這麼不怕溫度與濕度變化?Robert解釋,這種材料使用72層木頭膠合,施以60噸重量加壓成型,所以可以百分之百抵抗溫濕度變化,但是價錢非常昂貴。有多貴?Robert說每一平方公尺要價300歐元,您看Statement用了多少防彈木?價格怎麼能不貴?


這是什麼儀器?Resonance Sensor,用來偵測諧振,Robert說沒有任何黑膠廠家使用這個儀器,原本這是用在小提琴製作,測量小提琴的共振狀態,Clearaudio拿來測量自家唱盤有哪些元件會產生諧振,並透過設計來消除。

當然,Statement或Master Reference這類頂級唱盤,用得起昂貴的材料,不過Clearaudio在其他相對平價的唱盤,一樣用心。他們一樣使用壓克力,但會巧妙地加上鋁合金、不銹鋼,甚至某些也用上防彈木,做成複合材料,達到「諧振控制」的目的。

讀者們看出設計唱盤的關鍵了!黑膠唱盤因為是純類比,唱針讀取訊號的時候,不僅是黑膠唱盤裡面的音樂訊息,就連黑膠唱盤本身轉動的諧振,也全都會跟著唱針的振動,一起拾取。怎麼證明這件事?如果播放黑膠唱片的時候,您用手指跟著在黑膠唱盤上面「打拍子」,肯定那敲黑膠唱盤的聲音,會從喇叭一起傳出來。所以,唱盤本身的諧振,一定會影響音樂訊號的拾取。可是任何材料都會有諧振啊?怎麼辦?消除不了的諧振,我們可以「控制」,Clearaudio的複合材料就是要把諧振控制在人耳聽不見的範圍。


雷射刻字機,紅色的地方就雷射正在刻字的位置,透過電腦來控制,幾乎所有的材料或零件,都可以加上雷射刻字。

硬盤表過,再來看看另一項唱盤最重要的零件:軸承。Clearaudio用的是什麼軸承?答案是陶瓷軸承,而且內部是磁浮結構,原廠稱之為CMB(Ceramic Magnetic Beaing)。這個軸承結構的巧妙之處,就是沒有接觸點,一般唱盤使用藍寶石或紅寶石軸承,講的是軸承的頂端使用藍寶石或紅寶石,這是軸承與外套筒接觸的點,所以利用寶石來降低轉動時的摩擦力。可是Clearaudio使用的CMB,利用磁鐵互斥的原理,把軸承與套筒之間「磁浮」起來,這樣就完全沒有接觸點,等於完全沒有摩擦力。

此外,在高階Clearaudio唱盤使用的軸承,還有更新穎的材。Robert在工廠裡順手拿起Master Innovation與Statement的軸承講解,他說除了精密的金屬加工之外,黑色表面是氮化鈦表面處理,硬度是65羅克威爾,僅次於鑽石,這種氧化鈦軸承的表面非常光滑,而且幾乎不會磨損。Robert同時示範了轉動的順暢度,沒有上油就非常滑順。究竟這個軸承的加工精度有多高?Robert說誤差值是0.0001 mm。太厲害了,小數點以下四位數,光是這個軸承製作,就要耗費6小時。


又是一處製作工坊,看來是Concept系列。批次製作一天能生產多少部?大約30~50部。

這次到Clearaudio,還看到最新的Master Reference II,原本的Master Reference使用皮帶驅動,不過新的Master Reference II已經換成飛輪驅動了。什麼是飛輪?再Master Reference II的正面,有兩個看起來像馬達的圓柱體,其中之一是真正的馬達,另一個則是飛輪,馬達與飛輪之間用扁平的黑色皮帶連接,而飛輪則另有一條圓形皮帶連接主唱盤,靠馬達驅動飛輪,然後再帶動馬達。

為什麼要這麼做?一樣是卸除振動,馬達驅動皮帶,本身就會產生振動,如果直接用皮帶驅動,馬達的振動也會傳導到唱盤上面,所以Clearaudio設計了飛輪,靠被動的飛輪先卸除大多數馬達傳過來的振動,再去帶動主唱盤。可是飛輪還是會有若干從馬達傳導過來的振動啊?Clearaudio早就想到了,Master Reference II的飛輪帶動的並不是擺放唱片的主盤身,而是盤身下面的驅動盤,驅動盤與主盤身之間並沒有接觸,中間靠「磁力」懸浮,所以驅動盤就算有非常非常微小的振動,一樣不會影響主盤身,因為磁浮已經讓兩個機械結構完全分離了。


看Clearaudio製作唱盤這麼多細微末節,可見要把一部黑膠唱盤做得好,真是千絲萬縷。光從外表來看,Clearaudio的唱盤只是漂亮而已,但是如果深入研究每一吋細節,您就知道原廠花了多大的努力,把每一處需要注意的細節,用心做到最好,也才會知道這「最好」多麼困難,多麼得來不易。

Concept Wood的底座零件,要與頂板貼合,上膠之後要重壓固定,12小時之後才能開始組裝。

Robert打開的是轉盤,可不是Pizza喔。

這位小姐採訪的時候有些害羞,她算新進員工,大約進公司半年。

轉盤的三明治複合材料結構,可以看到消光壓克力、HDF與鋁合金。

準備中的Master Innovation組裝工坊。

這位帥哥在做什麼?一看就知道,旗艦Statement!

Statement尺寸很大,所以組裝的場地也要比較大。

高階產品使用的防彈木。怎麼做?72層木頭膠合,施以60噸重量加壓,價錢非常昂貴。有多貴?Robert說每一平方公尺要價300歐元,您看Statement用了多少防彈木。為什麼要用這麼昂貴的材料?Robert說這種材料完全不受溫度、濕度影響,不會變形,而且聲音最好。

Statement唱盤的專屬唱片鎮。

廠商資訊

進口代理商:亞柏利
電話:(02) 2776-5838
網址:www.artistworld.com.tw


廣告
[專題報導] 不能拍的秘密-2014 Clearaudio原廠採訪(七)
採訪不能拍照,那怎麼符合「有圖有真相」的原則?抱歉,要進入Peter Suchy的研發秘密基地之前,我們都把相機留在Clearaudio的試聽室,只帶著筆記本進去,那是和Peter之間的約定,只要不拍照,就能探訪Clearaudio最大的秘密。...《 全文

[專題報導] 獨家研發的MC唱頭-2014 Clearaudio原廠採訪(三)
Clearaudio第一個成名的產品是什麼?答案是MC唱頭,Peter Suchy告訴我們,全世界有許多唱頭製造者,但是只有Clearaduio一家是「獨立開發」MC唱頭,所以他們的技術外界難以抄襲或複製。在帶領大家進入Clearaudio工廠裡面看MC唱頭的製造...《 全文

[專題報導] 唱頭放大的革命-2014 Clearaudio原廠採訪(二)
什麼樣的革命性產品?這是全世界第一部搭配「主動式唱頭蓋」的唱頭放大器!好,唱頭放大器容易理解,就是RIAA等化與放大,可是什麼事「主動式唱頭蓋」?就是把第一個放大級裝在唱頭蓋裡面,讓唱頭拾取的微弱訊號,用「最短路徑」送入放大線路...《 全文

[專題報導] 黑膠的創新與傳承-2014 Clearaudio原廠採訪(一)
 
  
(多關鍵字搜尋時,請以半形「,」隔開) 
Naim NSS 333、NAC 332、NAP 350 套裝試聽記
Naim 今年大動作重整自家產品線。上半年原廠家用音響外銷經理 Liam Conway 來台時,鄭重和大家介紹最新的 New Classic 系列,唯當時還只有 NSC 222 串流前級、NAP 250 後級與 NPX 300 電源供應等三款產品。時隔一個月,在慕尼黑音響展...《 全文

Simaudio Moon 641 綜擴
Simaudio Moon 旗下最新推出的高階系列 North Collection,是他們家最高技藝的展現。該系列中唯一一款綜合擴大機 641,體積不算大,但外觀上明顯與自家其他綜擴等級不同。厚重的機箱,配上兩側弧形切割、線條優雅的散熱片,全機看起來像是穿...《 全文

丞遠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2007 Han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