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20發表,已被閱讀 196,943 分類:原廠故事
三訪PMC生產基地 2014 PMC原廠之旅特輯

三度造訪PMC的生產基地,廠房沒變,內部的安排有變化,帶領工廠參訪的人沒變,一樣是行銷經理Keith Tonge,而生產的流程變化也不大,我不敢說二十五年如一日,畢竟PMC歷經四度搬廠擴大,2014年我們看到新的企業總部,如果日後新廠房蓋好,那就是PMC第五度擴廠了。

關於PMC的擴廠歷史,我在PMC二十週年前來採訪時,已經根據Peter Thomas的簡報,近乎編年的方式寫過,讀者們可以點閱「PMC二十年精彩回顧」一文。這次前來PMC,雖然知道PMC另外買下了Holme Court的新根據地,可是實際上的生產,依然在Luton的舊工廠,只有R&D、管理與行銷搬到新根據地。

在我們進入工廠之前,我先把PMC的技術重點先歸納,比較容易在大的前提之下,了解PMC如何在「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大方向是什麼?Keith解釋PMC的喇叭設計哲學是「整體設計」(Wholistic design),換句話說,整體表現最重要,而細部的講究,都是為了達到喇叭整體的性能表現。在這一套設計哲學下,發展出PMC做好喇叭的基本功夫。

有哪些基本功夫?我大致歸納如下:
第一、被動元件百分之百全檢,測量歸類,確保被動元件的差異最小。
第二、自家製作的75mm軟凸盆饅頭中音
第三、獨家傳輸線式音箱阻尼。
第四、儀器與聆聽並重的品管。

了解這些PMC製作喇叭的重點,接下來就讓我們在行銷經理Keith的帶領下,實地走訪工廠,了解PMC如何從細節當中累積出整體喇叭的性能。

第三度來PMC工廠,我發現空間越變越擠了,這第一關是多功能組裝室,Keith說所有PMC採購的被動電子零件,都會按批次在這裏測量、記錄所有電子元件的測試規格,並且按照測量規格分門歸類,這樣生產喇叭的時候,才能選用數值最接近的被動元件,降低被動元件的誤差值。Keith說因為PMC百分之百全檢,而且留下完整記錄,萬一有一天消費者手上的喇叭故障,PMC可以提供與原始規格最接近的被動元件來修復。而且測試歸類的被動元件,也能確保每一對喇叭左右聲道品質一致。


Keith拿起一個Solen電容,他說懂喇叭設計的人都知道零件很貴,接下來他拿起另一個電容,他說聲音表現一點都不遜於Solen,但是價格便宜許多,而且是台灣製的電容。不過,PMC設計喇叭講究整體設計,所以並不是最貴的零件最好,而是要整體設計。

Keith告訴我們,架上都是測試歸類過的被動元件,確保每一批喇叭都使用數值誤差最小的被動元件。

這怎麼說?Keith拿起兩塊分音器的板子,一個是BB5,另一個是Fact 12,他說上面可以看到空芯電感,也可以看到鐵芯電感,我們都知道空芯電感比較貴,可是PMC如此搭配,並不是為了成本,他說在PMC,每一個被動元件的選擇,都是「聽出來」的,而不是為了成本考量。他還說分音器的零件貴不貴,並不是設計上最重要的事,電路的安排更重要。

就像他手上的BB5與Fact 12來比較,BB5的分音器尺寸明顯很大,雖然三音路被動分音需要許多被動元件,但是分音器本身的電路板面積很大,被動式元件擺放的空間比較大,彼此之間不會相互干擾,被動元件的擺放安排就比較容易。可是同樣是三音路設計,縮小到Fact 12這麼小的分音器面積,卻一樣要塞進去三音路的電子分音,設計的難度就很高了。

Keith說,這又回到了PMC所謂的Wholistic Design,做整體的設計途徑。他們並不專注在某一個細節的影響,而是追求整體的表現要能平衡。相較之下,許多喇叭設計者只重視特定的面向,譬如很寬闊的擴散角度、很開闊的頻率響應、正確的時間相位,結果,他們達成了他們的目標,但其他方面的表現卻不好。但是在PMC,他們重視「整體」的表現,每一個面向都很重要,所有的喇叭性能表現因素,都必須全部考慮在內,反覆試聽,而不只關心「單一性能表現」。


諸多PMC喇叭的分音器,有些使用空芯電感,有些使用鐵心電感,為什麼會有不同?Keith說這全靠聽來的,不一定零件昂貴就好聲,PMC重視的是整體設計,而非單一特定元件。

為了讓喇叭性能趨近一致,PMC喇叭都採批次生產,以Twenty 26為例,每批十個喇叭,原廠都保存詳細的「身世記錄」。另外Keith說,他們發現手工製作的分音器,聲音比機器自動銲接的效果要好得多,所以PMC全部都是手工製作分音器。

關於分音器的設計,Keith說這全都是耗時費力的工作,以Fact 12舉例來說,分音器需要2個研發人力,耗費大約三個月的時間。前面講過難題了,一樣三音路分音,等於要把BB5分音器上面的零件,全部塞到Fact 12的小分音器電路板。要怎麼把線路最佳化?答案很簡單:反覆聆聽修改。


桌上擺好了Keith的「展示道具」,包括BB5、Fact 12的分音器,與75mm軟凸盆中音單體的分解零件。

這是Fact 12的分音器,可以看出雙層設計,內中使用的零件和BB5一樣多,但是尺寸卻縮小許多,所以線路最佳化的設計更費工。

接下來Keith帶我們來看PMC的喇叭組裝,這裏我來過三次了,每一次都比一次擁擠些,可見PMC的生產穩定地成長著。Keith帶我們看喇叭箱體的半成品,組裝前一樣要檢查,他說喇叭箱體必須用手指輕敲箱體,一對喇叭的左右聲道,在同一個位置敲起來聲音要一樣,如果同時輕敲音箱,聽起來聲音迴響不同,代表兩個音箱中間存在著誤差,那就要退回檢查。

接著Keith指著傳輸線式音箱的內部,他說:「ATL裡面的阻尼物,就是PMC最大的秘密!」PMC的傳輸線式音箱不是一般的傳輸線(TL),他們稱之為先進傳輸線式音箱(ATL)。這阻尼物看起來就是人造海綿,哪有什麼秘密?答案是因應ATL的長度、形式不同,PMC會使用不同的阻尼物,達到聲波均勻傳輸的效果。Keith說,有時候ATL設計得複雜,內部的阻尼物可能會多達五種。

究竟是什麼規格的阻尼物?怎麼塞阻尼?怎麼交替使用多樣化吸音係數的阻尼?這些都是PMC努力了將近三十年的知識與經驗,別人學不來,所以Keith才會說內部阻尼才是PMC傳輸線式音箱最大的秘密。當然,這些秘密不怕我們看,因為每一對PMC喇叭使用的阻尼都不一樣,配方各有不同,我們只能看到表面皮毛,卻無法了解內中的秘密。

這次造訪PMC,剛好看到最新產品,不過那是錄音室鑑聽喇叭,而非家用喇叭。這款QBA-1是PMC的新武器,我們九月到訪的時候,還不能對外公開,PMC準備在2014 AES年會上發表,稱為「4X10 Project」,也就是4個十吋單體的大型Monitor,針對Genelec尺寸設計,每一聲道4,725瓦功率。特別在哪裡?內中使用的是PMC自己設計的擴大機,加上DSP數位電子分音。Keith說這款鑑聽喇叭強調超級快的暫態反應速度,主要是給錄音室做Main Monitor 。不過有許多母帶後製錄音室(Mastering Studio)聽過後也很感興趣。


分音器組裝也是全手工!為什麼?因為比機器自動焊接好聽。

在秘密武器之後,就是PMC的測試品管區。Keith說PMC的品管測試包括儀器測試與人耳聆聽。儀器部分會讓完成品跑專業的Liberty測試軟體,與原型機的測試數據比對,合格之後再經過聆聽測試。怎麼做聆聽測試?難道是品管人員聽貝多芬交響曲嗎?不是,PMC有許多特定的測試音(Test Tone),包含20Hz~20kHz的連續測試訊號,品管人員經過訓練,知道這些測試音代表什麼意義,聽了就知道喇叭是否合格。還有,測試區還擺放了生產喇叭的原型,用來做比對的「標準」。

看過PMC的工廠,感受得到諸多「全手工」的細膩,在這裡我們看不到機器手臂的反覆動作,機械生產,但多的是職人手作的溫度,或許,對於PMC來說,最重要的資產是這些堅守傳統手工製作的員工,是他們賦予每一對PMC喇叭精確重播音樂的生命力。

這是Twenty 26的分音器,上面寫X10,PMC每一批次生產都是以10為單位。

Keith帶領一行人參觀喇叭音箱的組裝生產線。

從另一個角度拍攝PMC的生產線。

PMC ATL音箱的最大秘密:內部阻尼,每一種ATL使用的阻尼物都不一樣,而且還有多種密度的阻尼物混搭。

看得出來是什麼喇叭吧?沒錯,就是BB5!顏色很特別。另一張也是BB5,但是做成中央聲道版本。

組裝中的BB5、MB2與XBD,看得出音箱內部結構的傳輸線。

Keith一邊解說PMC生產線的特點,背後的標語寫著:「我們的聲譽來自品質與服務!」

組裝中的FACT。

2014年AES年會發表的最新PMC錄音室鑑聽喇叭QB1,準備與Genelec一決雌雄,除了傳輸線式音箱之外,QB1所使用的擴大機模組與DSP數位分音,全都是PMC自己設計的。

這就是QB1使用的放大模組與DSP分音,壯觀吧!每聲道可有4,725瓦輸出功率啊!

PMC喇叭大特賣嗎?不是,這是拿來當作品管檢驗比對標準的參考喇叭。

音箱內部有貼瀝青膠,這也是作為阻尼之用。

設計對白:「這塊板子好像有問題,拿回去退了!」

DB1S的橫切剖面,光是這一對書架喇叭結構就這麼複雜。

工廠後面的出口,生產完成的PMC喇叭通過品管,就從這裡送往全世界。

這個稱為「船屋」的倉庫,本來收藏Peter Thomas許多古董喇叭,不過現在已經搬到新的辦公室去了。

廠商資訊

進口總代理:瑩聲
電話:(02)2805-3569
網址:www.jadex.com.tw


廣告
[專題報導] 父與子的傳承-PMC的薪火相傳
在新的企業總部裡,PMC準備好的重頭戲,是國際業務經理Mike與研發主管Oliver Thomas的簡報,說明PMC設計的理念與哲學。從這裡我們也看得出來,Peter Thomas已經從設計者轉為監督的角色,實際上的研發已經交給Oli了。...《 全文

[專題報導] 森林中的新城堡-PMC全球企業總部
離開Luton的PMC工廠,我們搭車前往PMC位於Holme Court的全新企業總部,本以為車程大約三十分鐘,可是實際上卻開了差不多一個小時,中間沒有塞車啊,難道PMC的人開自家轎車半小時就能到?每個人都是公路賽車手?巴士離開高速公路...《 全文

[專題報導] 75mm造就中音無敵-PMC全手工軟半球中音奧秘
玩音響的人常說:「中音好聽了,聲音就是彩色的!」英國喇叭長期以來也是以中音之美聞名於世,PMC也不例外,可是PMC自家三音路喇叭,中音最厲害的地方在哪裡?答案是PMC自家設計、自家製作的75mm軟半球中音單體!...《 全文

[專題報導] 歷久彌新的英倫傳奇-三訪英國PMC
[試聽報告] 非常全面 應有盡有-PMC MB2i監聽喇叭
[新聞] 絲綢質地黑灰塗裝-PMC DB1 Gold書架喇叭
 
  
(多關鍵字搜尋時,請以半形「,」隔開) 
Naim NSS 333、NAC 332、NAP 350 套裝試聽記
Naim 今年大動作重整自家產品線。上半年原廠家用音響外銷經理 Liam Conway 來台時,鄭重和大家介紹最新的 New Classic 系列,唯當時還只有 NSC 222 串流前級、NAP 250 後級與 NPX 300 電源供應等三款產品。時隔一個月,在慕尼黑音響展...《 全文

Simaudio Moon 641 綜擴
Simaudio Moon 旗下最新推出的高階系列 North Collection,是他們家最高技藝的展現。該系列中唯一一款綜合擴大機 641,體積不算大,但外觀上明顯與自家其他綜擴等級不同。厚重的機箱,配上兩側弧形切割、線條優雅的散熱片,全機看起來像是穿...《 全文

丞遠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2007 Han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