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31發表,已被閱讀 188,116 分類:專題
總編的音響實驗室(一) ☛☛更多的總編的音響實驗室 特輯
都是Merging惹的禍-總編的音響實驗室(一)
夢想成真的W/P Sasha 2-總編的音響實驗室(二)
我的第一條Transparent線-總編的音響實驗室(三)
編輯部選擇Dynaudio Contour 60-總編的音響實驗室(四)
一夫當關的Diablo 300-總編的音響實驗室(五)
VTL與Wilson的絕配-總編的音響實驗室(六)
千挑萬選YBA CDT450-總編的音響實驗室(七)
Siltech與我-總編的音響實驗室(八)
Siltech Triple Crown電源線-總編的音響實驗室(九)
認識丹麥Vitus Audio-總編的音響實驗室(十)

為什麼會想要寫「總編的音響實驗室」?全都是Merging Technology那部NADAC惹的禍!


錄音室專業轉入消費市場

2015年12月,瑞士Merging Technology原廠來台發表第一部家用音響NADAC,我是與會的採訪人員之一,台灣代理商和申達剛剛拿到代理,邀請到Merging軟體設計總監Dominique Brulhart與Merging Asia總裁徐偉勝,一起來台出席產品發表會,為自家產品打響名號。專業的Hi End音響器材發表會,邀請來的都是音響專業媒體,發表會內容由Dominique講解技術內容,對這場發表會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U-Audio的報導


Merging這家公司從錄音室專業器材起家,全世界主要的DSD錄音設備,大多數是Pyramix錄音工作站,其他才是dCS與Sonoma,尤其是標榜原生DSD錄音的唱片公司,像是挪威2L就用全套Pyramix,美國葛萊美獎常勝王牌錄音師Bob Ludwig所主持的Gateway Studio,還有台灣洋活錄音室的王秉皇,也都是Merging的愛用者。在Merging NADAC產品發表會之前,我已經知道他們在專業錄音領域大名鼎鼎,非同小可。

聽Dominique講解DSD的技術,對於一般消費者來說,可能太過偏重技術面,而我卻聽得津津有味,聽他講述DSD的技術演進,還有Merging如何將Pyramix錄音工作站推向錄音室,打入混音與後製的市場,又如何針對錄音師的需求,推出實體48軌,虛擬超過三百軌以上的Horus錄音系統,並且把DSD錄音規格拉到業界最高的DSD 256(4倍頻),這段Merging NADAC產品發表會的報導,讀者可參閱U-Audio的報導



採訪完就衝動訂一部

產品發表會那天,光是聽Dominique講技術,我已經學到了不少,可是那是專業知識上面的學習,並不等於NADAC有了Merging的獨家技術,就會發出好聲音,我專心聽著Dominique的解說,從中學習更多DSD相關的技術內容,還有全新Ravenna/AES67數位介面的知識,從中想像著NADAC可能的聲音樣貌。終於,Dominique的講解告一段落,中場休息之後,準備進入試聽階段了。

我已經不記得第一軌聽的音樂是什麼,只知道聽的目眩神馳,應該是DSD高規格的錄音母帶,可是的第二首播放阿爾班尼士的「傳說」,是古典吉他經典名曲,從NAS播放的音樂檔案並不是DSD或高解析度PCM,而是CD轉錄的44.1kHz格式,我當下完全迷住了,直接跟Dominique說:「我可不可以訂一部?」

就這樣,NADAC隔了一個多月之後來到我家!



從此過著美滿幸福的日子?

假如果告訴您:「一位音響媒體總編輯,在工作當中因緣際會遇到Merging NADAC,因為喜歡NADAC的聲音,所以買了一部回家,從此之後過著幸福快樂的音樂人生!」

想也知道,故事絕對沒這麼簡單!

沒錯,興奮地迎回NADAC,把機器搬回家、拆箱、扛上二樓、接線、插電,這是音響編輯每一天都在做的事情,可是不一樣的是NADAC是我買下來的機器,不是廠商借測的器材,所以直接擺在主位,而不是放在隨時準備抽換比對的客位。NADAC用的是Ravenna/ AES67介面,連接電腦或NAS使用網路線,我直接用Macbook Pro的網路輸出連接NADAC,設定最快速方便,想聽的時候用手機或iPad的App,直接喚醒Macbook Pro,隨時可以遙控音樂資料庫。

開聲了!聽著「Louis & Ella」的爵士情歌對唱,聽布蘭德爾的「莫札特第23號鋼琴協奏曲」、內田光子的「莫札特第19號鋼琴協奏曲」,再聽伯恩斯坦指揮維也納愛樂的「馬勒第一號交響曲:巨人」,NADAC的聲音非常的好,合乎我的預期。但我也清楚地知道:「問題來了!」。



買回家才知道問題來了!

什麼問題?多年來我家裡使用的喇叭主要是JK Audio PM-10號角喇叭,前兩年加入了Graham復刻Chartwell LS 3/5,而編輯部使用的喇叭則是義大利C.C. Admonitor Silver加低音柱,這代表我在家裡與公司總共有三款喇叭可以當作參考,可是要講頻寬與動態,公司的喇叭比較稱得上全面,而PM-10號角與LS 3/5都是個性很強的喇叭。號角效率高、細節多、速度快,可以呈現高速、對比強烈、線條俐落的聲音,而LS 3/5則是完全相反的類型,溫暖又厚實,中頻段帶著濃郁的芬芳,用這兩款喇叭可以得到強烈的對比,也告訴我音響器材的搭配可以有很多樣化的面貌,可是,NADAC讓我知道事情該到有所改變的時候了。

怎麼說?NADAC哪裡不一樣了?在我換上NADAC之前,我所使用的數位訊源是義大利North Star Design Model 192轉盤與USB DAC32,NADAC加入之後,Model 192 DAC繼續使用,但是當整個系統裡面只換一部NADAC上去之後,我知道NADAC好在哪裡,可是整個系統卻跟不上NADAC的腳步了,而這正是問題所在!

當NADAC把高解析音樂檔案或CD格式音樂檔案裡面的動態解析出來之後,我從PM-10聽見快速的暫態反應,可是低頻量感與延伸卻比預期的少,LS 3/5雖然在暖色調的音色當中,配合NADAC的高解析力,呈現更好的音場、音像與音樂細節,可是中低頻段的延伸卻跟不上NADAC的高頻寬。是的,NADAC讓我家裡面搭配的音響系統有所提升,可是NADAC也赤裸裸地告訴我,搭配的音響系統跟不上進化的腳步。

因為如此,NADAC雖然在2016年初就在我家中服役,但是我卻寫不出來一篇介紹NADAC的文字,因為受限於我所使用的音響工具了!


完全暴露既有搭配的不足

在NADAC進入家中一年左右的時間,我試了又試,音響評論員這個工作的的好處,就是有聽不完的音響器材,我從擴大機的搭配著手,換了又換,這才發現喇叭才是關鍵,PM-10的低頻延伸規格寫在35Hz,但我知道在50Hz就開始衰減了,向下雖有延伸,但頻率響應並不線性,而Chartwell LS 3/5的低頻標示在50Hz,但我知道其實70Hz就開始衰減了。這兩對喇叭都有迷人之處,而且聲音的表現與魅力各自不同,個性互異,但是低頻的權威度不足,這是設計上先天的限制,NADAC優越的表現,把我所使用的喇叭不足之處,完全顯露出來。

我知道,該換器材了!但這事情非同小可啊!

太座同不同意,那是一回事,可是要買一對我心目中渴望的喇叭,又能夠符合自己的需求,而且我還負擔得起,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然我怎麼會這麼「安貧樂道」,PM10與Chartwell LS3/5就高高興興地聽了這麼多年?但是被NADAC這麼一搞,我非得要認真思考換喇叭這件事情了。



換上Wilson Audio W/P Sasha 2

光是思考換喇叭的事,我就掙扎了一年,但「總編換喇叭記」是另一篇故事,可是用我的例子來看,Hi End音響真的是不好經營,連總編都要花一年才挑選出自己想買的喇叭,代理商確實要花很多時間才能說服消費者買單,這樣生意流轉怎麼夠快呢?我直接把答案先公佈:迎進家裡的新喇叭是Wilson Audio Watt & Puppy Sasha 2。

換上W/P Sasha 2,我終於有信心好好寫NADAC的聲音了!


NADAC就是一部DAC,連接在上面的數位訊源有二,一是YBA CDT 450(沒錯,這也是新玩具),一是Macbook Pro(附帶網路輸出),CDT 450用AES/EBU,數位線是Transparent Reference XL(是的,又是新玩具)。NADAC還有光纖輸入,我偷偷問原廠可不可以接Airport玩無線傳輸,原廠並不建議如此,我還是自己試了一下,可以通,但有時候會跳針斷訊,看來還是要乖乖回到有線。其實無線傳輸的好處只有方便,沒有線材的羈絆,但是其他高頻噪訊的干擾更高,音質一定不會比有線好,在可能的情況下,我都建議朋友們採用有線連接。


催生「總編的音響實驗室」

搭配的前後級先不動,一樣是Electrocompaniet EC 4.8與Nu Force Reference 18,接在NADAC上面的數位訊源則有YBA CDT 450與Macbook Pro,CDT 450搭配了Transperent Reference XL AES/EBU數位線,Macbook Pro用的是Merging隨機附贈的AES 67數位線。我等Sasha 2在家Run-in兩週之後,這才著手寫第一篇「總編的音響實驗室」,因為剛開箱的Sasha 2略為生澀,要花一點時間把單體Run開,我也需要一點時間來調整喇叭的擺位。

有了Sasha 2,NADAC的優點盡顯。我在代理商那邊第一次聽NADAC,用全套VTL旗艦系統驅動Wilson Audio Alexandria XLF,害我馬上跳入圈套,直接把NADAC訂回家,現在我家裡換上Sasha 2,簡直是第一次試聽的場景重現,只是規模縮小一號,我家沒有代理商的聆聽空間大,音響系統規模也沒有那天那麼大,所以相對比例縮小一點,但是音質音色的走向一模一樣。沒錯,這樣搭配就對了!我知道有可能把擴大機的搭配再調配過,聲音還有進步的空間,但是Sasha 2一上場,我就知道即便去年是衝動地訂購NADAC,但這個決定沒錯。

聽什麼、像什麼

NADAC有著相當中性的聲音走向,很難描述其聲音個性,應該說是「聽什麼、像什麼」,譬如聽「Jazz At Pawnshop」,這是一張優秀的單點麥克風錄音,不管是聽24/192 PCM檔案,或是DSD 64檔案,單點錄音漂亮的音場描繪,還有樂器的相對位置,NADAC都能精確地重現,錄音當中混雜著細碎的小酒館現場聲響,NADAC一樣沒放過這些細節,讓我們更有聆聽現場錄音的真實感。聽24/192的高解析母帶時,音樂細節更顯豐富,而DSD 64檔案則在尾韻更有類比風味,如果是搭配CD轉盤聽44.1kHz,中頻段的厚度會更好。同樣的「Jazz At Pawn Shop」,我聽CD、PCM 24/192與DSD 64,我最喜歡的格式竟然是DSD 64,這也顛覆了我觀念上比較偏好Multi-bit PCM的想法。

越是搭配NADAC比較PCM與DSD,越讓我喜歡DSD格式,這是我在NADAC上面學習到的第一件事情。因為Merging是最早投入DSD研發的廠商之一,我相信他們在DSD上面的技術肯定有過人之處,不然全球頂尖錄音室不會爭相採用,或許也因為他們在DSD上面的專業,可以真正表現出DSD的聲音之美,我一直要等到遇見NADAC,才懂得DSD與PCM的差異,也才能夠領略DSD與PCM各自的優點與缺點。我相信任何音樂格式的存在,都有其價值,但是在NADAC上面,我第一次真正聽見PCM與DSD的差異,兩者都很好,但是好的面向不同,沒辦法簡單說哪一種格式比較好,但是確實有所不同。

分辨PCM與DSD各自的優點

在家裡搞這麼個音響實驗室,目的還是為了自己的學習。NADAC給我的第一課就是:PCM與DSD雖然都可以達到高解析度,但是兩者各有其「聲音簽名」(Sound Signature),PCM的細節豐富、動態對比強,而DSD則更帶有類比的味道,各有千秋。還有,NADAC的面板與燈號,可以清楚讓我知道送進去的音樂檔案,究竟是不是真正的高解析音樂,有時候檔案標示高解析,但是一送進去NADAC,燈號馬上顯示檔案格式,是不是真檔名、假高解析度內容,NADAC馬上幫我判斷明白。

有了Sasha 2,NADAC真的是如虎添翼,之前我在其他喇叭上面「好像」有聽到的細節與頻率延伸,現在Sasha 2全面展現出來。聽RR的24/176.4檔案,柴可夫斯基的「Hopka From Mazeppa」,應該是發燒友都聽過的熟悉曲目。弦樂群歡樂地揭開慶典舞蹈的氣氛,音樂漸次加強,木管樂器歡欣地鼓動,推向第一個高潮,進入溫柔的樂段,然後音樂逐漸徘徊堆積,迎向第二個音樂高潮,樂團強奏展開,定音鼓的轟然巨響,RR的錄音有著戲劇性的音響效果,我之前對那低頻的延伸只能「想像」,現在NADAC有了Sasha 2,每一次音樂高潮往上衝,樂團奮力強奏的力道,完全不用想像,銅管勇猛的狂歡咆哮,弦樂群與木管群應和,打擊樂歡欣鼓舞地舞蹈著,慶典般的氣氛,就在這小小斗室當中,構築出我一個人聆聽的想像空間。

「俄羅斯的慶典都像這樣嗎?」我心想著,腦海裡還有穿著短靴,帶著皮帽跳舞的農夫,跟著「Hopak From Mazeppa」一起躍動著。


開啟新一階段的音響學習之旅

還要寫更多音樂進來嗎?不需要吧?NADAC是我的新工作夥伴,我不敢說這是「當今最好」的DAC,但是NADAC是我目前的選擇,既然是自己的選擇,我可以理直氣壯地說NADAC是我「最好的選擇」。有了NADAC,我的音樂收藏早就全部變成「新」的,因為透過NADAC,我可以聽到更多以前沒有察覺到的音樂細節,更進一步接近錄音現場,可是要等到Sasha 2一起加入,我才從「彷彿聽見」,到「真正聽見」。雖然我想抱怨都是NADAC惹了禍,害我必須認真檢視家裡面的音響系統,但是也因為NADAC,催生了「總編的音響實驗室」,這是我新一階段的音響學習之旅,要用NADAC與Sasha 2玩個盡興,也把這些年的音樂收藏,好好的重新溫習。



☛☛更多的總編的音響實驗室 特輯
都是Merging惹的禍-總編的音響實驗室(一)
夢想成真的W/P Sasha 2-總編的音響實驗室(二)
我的第一條Transparent線-總編的音響實驗室(三)
編輯部選擇Dynaudio Contour 60-總編的音響實驗室(四)
一夫當關的Diablo 300-總編的音響實驗室(五)
VTL與Wilson的絕配-總編的音響實驗室(六)
千挑萬選YBA CDT450-總編的音響實驗室(七)
Siltech與我-總編的音響實驗室(八)
Siltech Triple Crown電源線-總編的音響實驗室(九)
認識丹麥Vitus Audio-總編的音響實驗室(十)

器材規格

Merging NADAC
型式:DAC(附帶獨立耳機擴大機)
支援取樣率:44.1kHz~384kHz PCM,DSD 64、DSD 128、DSD 256
數位輸入:USB、AES/EBU、Coax、RJ45網路線
類比輸出:6.3mm耳擴、XLR、RCA
尺寸:435×435×95 mm(W×H×D)
重量:11 kg
建議售價:
NADAC-ST2 SRP 2聲道 定價:564,000
NADAC-MC8 SRP 8聲道 定價:619,000
進口總代理:和申達
電話:02-2776-0905
網址:www.audiosummit.com.tw

廣告
[試聽報告] 依然是心目中的首選-新憩地試聽 Merging+Player
2016 年初,我入手瑞士 Merging+NADAC,等到 2021 年三月,我有機會到竹北新憩地試聽 Merging+Player,它和 +NADAC 差別在哪裡?多了 RoonCore 內建,讓 +Player 可以連上 Tidal 或其他網路音樂串流服務,而同台演出的新搭檔,還有專用 +Power...《 全文

[專題報導] 我的第一條Transparent線-總編的音響實驗室(三)
知道Transparent的AES/EBU有三個等級,價錢當然就分三個等級,我問代理商應該選哪一款,答案很直接,當然就攻頂了!怎麼不給我一點機會掙扎呢?我本來想從Premium等級聽起,再決定是不是要向上衝,沒想到答案是「直攻」Reference XL...《 全文

[專題報導] 夢想成真的W/P Sasha 2-總編的音響實驗室(二)
為什麼是W/P Sasha 2?其他的喇叭不夠好嗎?不,我列舉出來的喇叭,每一款都有讓我心動之處,像是Dynaudio Contour 60全數單體皆自行設計製造,Elac採JET 5氣動式高音,Sonus Faber Amati Futura工業設計就像是喇叭中的藝術品,而且老婆一定會喜歡...《 全文

[新聞] 風姿綽約的瑞士品味-Nagra Classic DAC
[專題報導] 原廠國際經理親說分明-Nagra HD重砲出擊
[試聽報告] 重現音樂的豐沛情感-非常聽Gryphon Mojo S
 
  
(多關鍵字搜尋時,請以半形「,」隔開) 
Norma Revo DS-2 CD唱盤 / DAC
Norma Audio 力求能在 Revo DS-2 這台數位訊源上,還原出更富類比感的聲音。但什麼是類比感?有沒有一個清楚的界定呢?像黑膠?像盤帶?這樣的聲音就是類比感了嗎?...《 全文

Synthesis 98DC 單聲道真空管後級
Synthesis 最令人稱道的莫過於自家設計並自行製作的變壓器,Roma 98DC 的輸出變壓器便是採用自家製品,它的規格非常優異,頻率響應既寬廣又平直,達到 20Hz 至 20KHz...《 全文

丞遠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2007 Han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