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04發表,已被閱讀 223,940 分類:專題
總編的音響實驗室(五) 從六月底迎入Wison Audio W/P Sasha 2,搭配用原本的Electrocompaniet EC 4.8前級與NuForce Reference 18後級,這是用了許多年的音響夥伴,未必是最好,但卻是我認為同價位最值得的器材,我相當珍惜,但也在尋找開發Sasha 2潛能的新穎組合。

找搭配還是問專家好

我相信每一個音響迷都是這樣在挑選器材,物色喜歡的喇叭,找尋適當的擴大機、訊源搭配,發現自己喜歡的聲音。身為音響評論員,幸運地在工作中可以聽到多樣化的搭配,而我找尋搭配的方法,其實與一般人並無二異,要不從國內外的音響評論當中找尋有趣的搭配,要不就是詢問音響代理商與經銷商的專業意見,他們站在音響銷售的第一線,肯定有許多值得參考的意見。

所以,在代理商的建議下,先後嘗試了Gryphon Diablo 300與VTL TL 5.5 II前級與ST200後級,其實,Diablo 300是我自己好奇想要嘗試的器材,而VTL的搭配則是美國音響媒體多年來一致認同的Wilson Audio組合,在美國CES與德國慕尼黑音響展上,VTL與Wilson Audio兩者也是「標準組合」。

歷經十年才改款的Diablo 300,依舊遵循著包浩斯式簡約設計,金屬與壓克力材質混用的機箱,兼顧線條之美與箱體抑振的需求。

改變遊戲規則的Diablo

話題回到Diablo 300。三國講「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套用在Gryphon Diablo 300上面也通,Hi End音響一直講究分體式組合,把每一項功能獨立,各自做到最好,演變到今天,分體式前後級依然是「最好選擇」,CD轉盤與DAC要分開,甚至電源供應都要獨立,一套音響用上六、七部機器並不稀奇,但是有許多愛樂者不想要那麼麻煩,想要用一部機器搞定所有事情,於是Diablo 300應運而生。

Diablo 300可說是Gryphon「超級」綜合擴大機。第一代Diablo在2005年登場,產品歷經十年的壽命,2015年第一次改款,進化為Diablo 300,功率從原本的250瓦,增加為300瓦,在綜合擴大機之林依然是推力猛獸。

在家中試聽Diablo 300的時候,我反覆思考著一個問題:假如能擁有Diablo 300這麼好的綜合擴大機,為什麼要那麼麻煩地搭配前、後級?還要把DAC獨立?一部機器就能搞定的事情,幹嘛玩得那麼累?所以我說Diablo是擴大機產品的「遊戲規則改變者」(Game Changer),前一代的Diablo如此,現在的Diablo 300也是如此。

仔細觀察鄉體設計的變化,Diablo 300的外露式散熱片與正面散熱金屬柵格,其實設計衍生自Mephisto後級。

率先推出售價頂天的綜合擴大機

當年Diablo第一代發表的時候,我與設計者Flemming Rasmussen有過深入的訪談,他說Gryphon總是用毫不妥協的態度來設計器材,可是越是用心把每一處細節做到最好,售價就會跟著節節高升,但他也想照顧大多數負擔不起高價器材的用家,所以他曾經設計了「有所妥協」的Tabu,沒想到卻成了Gryphon的禁忌,售價親民的Tabu在市場上栽了跟斗,隨後停產,因為音響迷想買Gryphon,為的就是他們的「毫不妥協」,遇上有所妥協的產品,雖然售價比較能接受,音響迷卻不怎麼買單。

所以Flemming在設計第一代Diablo 250時,他並不是用「有所妥協」的態度來設計綜合擴大機,反而是「盡其所能」地把綜合擴大機做到最好。就這樣一個轉念,十多年前Diablo 250登場時,可說是音響市場上最昂貴的綜合擴大機,甚至很多人懷疑,這麼昂貴的綜擴,都可以買前後級了,誰會想挑Diablo 250,但事實證明,這部身價高昂的綜擴稱霸了十年,到2015年才由Diablo 300接棒。

所以我說Diablo是「遊戲改變者」,當大家都以為綜合擴大機是有所妥協的器材,不應該走向昂貴的售價,但Gryphon並不這麼想,他們還是願意不計一切代價做到最好,即便售價高昂,超過任何其他的綜擴,用不同的遊戲規則進入市場,可是Diablo 250從2005年一路屹立不搖,一直到2015年Diablo 300接棒,可見Gryphon成功地站穩高價綜擴的市場地位。再來,2005年沒人敢推出像Diablo這麼昂貴的綜擴,可是相隔十多年,現在有多少人推出全功能高價綜擴?Audio Research、Aavik、Devialet、Constellation......族繁不及備載,代表Gryphon如此改變了遊戲規則,創造新的利基市場,自然引起許多後繼跟進的競爭者。

採用觸控式面板,讓Diablo 300正面沒有任何開關按鍵,手指觸控便能操作全部功能。

累積十年Gryphon技術演進

歷經十年才改款,Diablo 300有哪些地方不一樣?從規格上來看,功率從250瓦進步到300瓦,這是最簡單的改變,可是這十年來Gryphon從新一代旗艦Pandora前級與Meohisto後級的研發當中,肯定累積了不少新技術,這些新技術的累積,絕對不會是簡單的50瓦功率提升。

主事者Flemming是學美術出身,所以Gryphon所有器材的外觀設計,都是Flemming一手包辦,也因為如此,Gryphon的外觀造型有著非常高的一致性。就拿Diablo 250與Diablo 300的比較,當擴大機剛剛送到我家的時候,遠望覺得實在外觀變化不大,一樣是壓克力與金屬材料建構的黑色機箱,可是仔細觀察,這才發現許多細節都改變了。譬如Diablo 300的散熱片改為外露式,而且正面多了散熱金屬柵格,提升散熱效率,外觀氣勢看起來更為粗獷雄壯,如果您再仔細一點觀察,Diablo 300的外露式散熱片與正面散熱金屬柵格,其實設計衍生自Mephisto後級。

散熱片總體面積比前一代多了一倍,散熱效果更好,長時間使用也只有微溫。

遵循Gryphon信奉的金科玉律

作為Gryphon頂級綜擴,設計哲學與前後級沒有兩樣,只是全部裝入單一幾箱裡面而已。雙單聲道的設計,可以消除左右聲道的Crosstalk,提升音像聚焦、音場空間感與透明度,這是老生常談,但卻是Gryphon設計擴大機的金科玉律。

還有哪些Gryphon設計的金科玉律用在Diablo 300上面?電源使用多級穩壓,提升電源供應的純淨度,邏輯控制與顯示螢幕使用獨立的電源供應,不與音樂訊號放大線路共用電源,消除不必要的電路干擾;一般PCB板使用35 um的銅箔線路,Gryphon就是要加倍厚度,用上70 um厚銅箔;此外,機箱內部全部使用無感磁金屬,以消除MID電磁感應失真,機箱的結構與材料,不僅是為了好看,還注重消除諧振;獨家無保險絲保護線路,去除音樂訊號路徑上面的額外繼電器,確保聲音的純淨度。說實在的,對於熟悉Gryphon器材的朋友來說,Diablo 300的設計與高階前後級一模一樣,完全沒有因為這是綜合擴大機而有所妥協。

模組擴充讓Diablo 300更超值

再來,Diablo 300增加了模組擴充的能力,一個是MM/MC唱頭放大PS2 Phono模組,另一個是Diablo 300 DAC模組,讓Diablo 300如虎添翼,達到全功能的效果,數位或類比的擴充任君挑選。Gryphon的唱頭放大器一直很有名,1985年創業之時就是從這裡起家,用擴充模組得到Gryphon唱頭放大,自然是Diablo 300超值選項之一。

不過,Diablo 300最超值的選購,應該是DAC模組!這個模組使用Sabre ES9018數類轉換晶片,與我所使用的Merging NADAC一模一樣,PCM與DSD通吃,而且支援規格都已經推到最高,PCM到32bit/384kHz,DSD最高到DSD 512。值得一提的是USB輸入介面部分,Gryphon加入了12.5法拉的超級電容做為供電,超大容量的電容幾乎就像是電池供電一般,在濾波電容部分加入雲母電容,而且四層PCB板採用70 um的厚銅箔。

Diablo 300 DAC模組這些設計細節,幾乎都與高階Kalliope看齊,而之前我試聽Kalliope時,才說那是我近年來聽過最驚人的DAC,雖然後來我選購NADAC,純粹是因為我買不起Kallilope,所以當我看到Diablo 300 DAC模組的設計,心想只要能有接近Kalliope的聲音表現,那就值回票價了。

最後我想講的是Diablo 300的遙控器,看起來很熟悉,不是嗎?沒錯,與高階Mirage前級一樣,設計感好極了,握在手上的手感非常舒服,光是這樣的使用者經驗,又為Diablo 300增添了一分附加價值。

Diablo 300的遙控器與Gryphon高階前級相同,處處流露丹麥式的設計感。

一夫當關的豪邁氣魄

把Diablo 300與W/P Sasha 2連接起來,省了很多線,額外的平衡線與電源線一一收妥。送來試聽的Diablo 300已經裝上DAC模組,我把YBA CDT 450轉盤,用Transparent Reference XL連接AES/EBU端子,Macbook Pro用Siltech Golden Universal 2連接USB,這樣數位訊源就都接上Diablo 300了,假如我想聽NAS上面的音樂,從Macbook Pro去抓就可以。

把原本使用的DAC、前後級卸下來,只用一部Diablo 300,這部綜擴真有「一夫當關」的豪氣。這部Diablo 300我聽了幾個月的時間,大約W/P Sasah 2進來家裡一個半月之後,Diablo 300就到了,初搭配時W/P Sasah 2還新,低頻量感多,可是有點收斂不起來,越聽低頻量感越收,可是下潛能力越好,收束凝神的低頻連帶讓高頻也越來越好,我知道這是W/P Sasha 2越來越熟化的表現,同時也讓Diablo 300越搭越是得心應手。

簡單長方形的遙控器本體,利用V字型腳座,變化出好看又實用的設計。

小音量的細節不會損失

W/P Sasha 2逐漸熟化還有一個變化,那就是小音量的音樂細節。剛迎入W/P Sasah 2時,我經常要開到一定的音量,才會覺得細節與動態兼顧,可是越是搭配著Diablo 300來聽,我逐漸發現小音量也能有很好的音樂細節。Diablo 300的音量控制從0~42,我聽的音量大約是15~25之間,剛開始我大約用20來做分界,如果錄音電平較小,就會往上開到25,假如是搖滾樂的錄音,就會向下調整一些。

可是我隨著我在家聽器材的時間越聽越晚(因為好聽啊),我只好降低音量,但是後來連很小的音量,也都能有豐富的音樂細節,不會聽起來縮縮的。這是因為Diablo 300的工作線性好,還是W/P Sasha 2喇叭越來越熟化?我想兩者皆有,W/P Sasha 2越來越進入狀況,而Diablo 300的工作線性也很好,所以我越來越能掌握器材的特性。

典型Gryphon的堂皇大度

如果要描述Diablo 300的聲音特質,我想說它是典型的Gryphon:堂皇大度、氣勢雄偉,兼顧厚實與剛猛,擁有可以讓人放心摧也不怕失控的驅動力。當然,Gryphon自家有推力更強大的Mephisto、Colosseum與Antileon EVO,Diablo 300絕對不會比他們更強,可是在我家裡面,十來坪的開放空間用Diablo 300來推W/P Sasha 2,還沒有遇過能讓Diablo 300軟腳的狀況。

說Diablo 300有著Gryphon式的雄渾低頻,可能很多人會想:那就是高頻黯淡了?可是我要說Diablo 300有著鮮活開闊的中高頻表現,這是Gryphon每一代器材進化的共同特徵。早年Antileon到Antileon Signature,在到Antileon EVO,低頻段的權威感一直是Gryphon令人稱道的優點,可是每一代的中高頻都越來越通透、開闊,音樂的流動感越來越顯活生,這個進化的趨勢套用在Diablo 300上面也通。

隨著W/P Sasha 2越來越熟化,Diablo 300與新喇叭的搭配越來越流暢,而我與Diablo 300相處差不多五個月(時間過得真快啊),幾乎任何類型的音樂都聽,從Michael Jackson、Bryan Adams到五月天,從Bill Evans、John Coltrane到Miles Davis,從韋瓦第、巴哈、莫札特、貝多芬到布拉姆斯,Diablo 300從來沒有讓我失望過,把手中熟悉的音樂,演奏出更加豐富的新鮮感,就好像我第一次聽這些音樂似地沈浸在音樂當中。而我最後搬出來的考驗,則是馬勒!

聽馬勒也毫無所懼

真的,Diablo 300就算聽馬勒也不怕!手上有幾套馬勒交響曲全集,我最喜歡的就是伯恩斯坦與維也納愛樂在DG發行的全本,用Diablo 300來聽馬勒真是過癮!

我想舉「馬勒第二號交響曲:復活」做例子。第一樂章迎面而來就是沈重的送葬進行曲,緊張的弦樂揭開序幕,隨後大提琴與低音大提琴沈重的壓迫,一陣又一陣,越壓越緊,Diablo 300沈穩的低頻雄渾厚重,讓人聽得屏氣凝神,木管群的旋律進入之後,低頻段的壓迫依舊持續著,音樂想要掙扎跳出送葬的壓迫,可是即便銅管奮力吹奏,那弦樂群的低頻段依然緊追不捨,一路到第二主題有如天堂一般的旋律,壓迫的低頻才稍微放手,但是不多久弦樂群推到了頂點,旋風一般的弦樂群低頻壓迫又回來了。

Diablo 300有著Gryphon式的穩固低頻,緊緊抓著W/P Sasha 2的低音單體,鋪陳出「復活」第一樂章的緊張氣氛,而樂章終結之前那有如救世軍一般的銅管則嘹亮開闊,高亢中依然維持著Gryphon式的雄渾威武。在家要聽「復活」,一個晚上只有一次的機會,五個樂章長達九十分鐘,我把Diablo 300搭配W/P Sasha 2當作「自宅音樂會」來享受,手機開震動,來電或訊息都不管,只專注在馬勒上面。

音量強弱對比的考驗

從第一樂章的送葬進行曲、第二樂章的蘭德勒舞曲,再到第三樂章的「聖安東尼對魚說教」,音樂來到四樂章的「原光」(Urlicht),女中音開始唱歌了,一開始「噢!小紅玫瑰啊!」銅管跟著呼應,這第四樂章音量變小,樂團小聲地與女中音應和,可是我沒有錯失音樂的細節,音樂背景漆黑,但可以聽見老類比錄音的母帶噪訊,提醒我錄音的年份。歌詞唱著:寧可去天堂住,神一定會賜給我永恆的光。可是在前往天堂的路上,小天使來了,要我趕緊回頭,小天使出現的時候,三角鐵響了,小提琴首席Solo應和,就像拍打翅膀的小天使飛翔著,這三角鐵真漂亮,迴盪在音場當中,讓音場更顯開闊。

第四樂章將近尾聲,可是我開始緊張了,這時候的音量比我平時聽的25更大,開到27,雖然第四樂章不太大聲,但是第五樂章的導奏是世界末日的景象,Diablo 300控制得住W/P Sasha 2嗎?不及想,弦樂群呼嘯而來,定音鼓瘋狂敲擊,銅管高聲齊奏,世界末日來了,這段音樂馬勒刻意讓銅管用強烈生硬的表情吹奏,Diablo 300帶出了這世界末日的恐怖意象,銅管粗獷又尖銳,對比後面那有如天堂一般的弦樂。

即便是綜合擴大機,Diablo 300依然是雙單聲道設計,加上龐大變壓器支撐大電流輸出,十足Gryphon的設計風格。

極弱與極強的龐大對比

「復活」光是第五樂章,就要演奏差不多40分鐘,一個樂章抵過前面四個樂章總和,是複雜又龐大的交響曲,而合唱團要等到最後20分鐘才上場。等待了一個多小時的合唱團,馬勒把舞台全部交給他們,管弦樂團寂靜無聲,而合唱團則是用最弱的聲響,唱著「復活」。此時我已經聽得入迷了,第五樂章前半段交響樂複雜的主題交織,進入人聲合唱變成純淨的聖詠,即便音量很小,Diablo 300依然呈現漂亮的音樂細節,因為歌唱的音量小,收在音場中央,漆黑的音樂背景則帶出寬闊的音樂廳空間感。

伯恩斯坦的指揮無疑是極度浪漫的手法,而維也納愛樂精雕細琢的音色,更增添浪漫之中的光澤,音樂的速度緩慢進行著,合唱團與樂團逐漸加大音樂的份量,隨後女中音與女高音交織唱出「要相信啊!」的主題,合唱團再度回歸「復活」主題,在「不要懼怕,準備迎接新生吧」(Hör auf zu beben!
Bereite dich zu leben!),馬勒讓合唱團強弱拉出強烈對比,然後女中音與女高音唱出「痛苦,我已經脫離了你;死亡,我已經征服了你!」合唱團逐步推向全曲的高潮,用盡全力唱出「我必將死,直到再生」(Sterben werd ich, um zu leben! ),樂團終於爆發到最強奏,管風琴雄厚的低頻襲來,呼應著合唱團、管弦樂團的全力強奏,一步步拾級而上的樂句,呈現邁向永恆的意象,在壯闊而龐大的聲響中,結束了將近九十分鐘的交響曲。

一首馬勒就是一個世界

我大概第一次這樣寫評論,只用一首「馬勒第二號交響曲:復活」,可是馬勒的交響曲就是「一個世界」、「一個宇宙」,Diablo 300給我的就是馬勒完整的音樂世界,在這麼一部黑盒子當中,藏著重現音樂世界的力量,我差點就想把Diablo 300留在家裡,雖不敢說Diablo 300可以「萬夫莫敵」,但是這「一夫當關」的氣概,能如此揮灑馬勒的音符,值了!

既然總編把Diablo 300講得這麼好,最後怎麼沒把Diablo 300留在家裡?聽了幾個月應該已經著迷了啊!沒錯,我真的很想,這麼好又功能齊全的綜擴,實在不該放過,可是總編的宿命是必須用「分體式」音響,這樣才能多方搭配,我雖喜歡Diablo 300,可是就算我要選擇Gryphon,作夢也該想著Pandora配Mephisto,就這樣,我放生了Diablo 300,繼續做著頂級Gryphon前後級的夢,而有夢相隨不是最美嗎?

☛☛更多的總編的音響實驗室 特輯
都是Merging惹的禍-總編的音響實驗室(一)
夢想成真的W/P Sasha 2-總編的音響實驗室(二)
我的第一條Transparent線-總編的音響實驗室(三)
編輯部選擇Dynaudio Contour 60-總編的音響實驗室(四)
一夫當關的Diablo 300-總編的音響實驗室(五)
VTL與Wilson的絕配-總編的音響實驗室(六)
千挑萬選YBA CDT450-總編的音響實驗室(七)
Siltech與我-總編的音響實驗室(八)
Siltech Triple Crown電源線-總編的音響實驗室(九)
認識丹麥Vitus Audio-總編的音響實驗室(十)

器材規格

Gryphon Diablo 300

型式:AB類晶體綜合擴大機
輸出功率:300瓦(8Ω)/600瓦(4Ω)/950瓦(2Ω)
頻率響應:0Hz~350kHz
總體諧波失真:低於0.1%
輸入阻抗:40kΩ(平衡)、20kΩ(非平衡)
輸出阻抗:0.019歐姆
增益:38dB(12dB超低音輸出)
聲道分離度:大於120dB
尺寸:470×445×425 mm(寬×高×深)
重量:38.1公斤
參考售價:768,000元

進口總代理:亞柏利
電話:02-27765838

廣告
[試聽報告] 氣吞山河的Progression-總編的音響實驗室(十二)
這麼棒的前後級,竟然只是D'Agostino的「中階機種」?如果換成Momentun前後級來搭配Alexia 2,聲音還會進步到什麼樣的程度?我不敢想像。而我與Progression Pre/ Stereo的相處,終究還是要告一段落,而且這次連..《 全文

[專題報導] 新任執行長現身說法-Gryphon Zena前級發表會
Gryphon在今年慕尼黑音響展推出全新的前級Zena,8月7日在台灣舉辦發表會,這是Zena前級繼慕尼黑展後首度在歐洲以外地區亮相,意義非凡。主持這次發表會的也是特別來賓—Jakob Odgaard—Gryphon新任執行長...《 全文

[專題報導] 「只」專注類比最前端-訪Acoustical Systems創辦人
在1998年是兩個人合力經營的副業,銷售NOS古典真空管,2004年開始設計並製造客製化音響系統,完全針對消費者需求量身打造,而非量產型的單件式音響器材,直到2010年他們開始專注在所謂「Analog Front End」...《 全文

[試聽報告] 一代宗師的自我挑戰-初嚐D'Agostino一套西裝
[專題報導] 暢談Mojo S與Kodo旗艦-Gryphon創辦人訪台
[試聽報告] 重現音樂的豐沛情感-非常聽Gryphon Mojo S
[新聞] 四件式王者氣魄登場-Gryphon Kodo旗艦喇叭
 
  
(多關鍵字搜尋時,請以半形「,」隔開) 
Naim NSS 333、NAC 332、NAP 350 套裝試聽記
Naim 今年大動作重整自家產品線。上半年原廠家用音響外銷經理 Liam Conway 來台時,鄭重和大家介紹最新的 New Classic 系列,唯當時還只有 NSC 222 串流前級、NAP 250 後級與 NPX 300 電源供應等三款產品。時隔一個月,在慕尼黑音響展...《 全文

Simaudio Moon 641 綜擴
Simaudio Moon 旗下最新推出的高階系列 North Collection,是他們家最高技藝的展現。該系列中唯一一款綜合擴大機 641,體積不算大,但外觀上明顯與自家其他綜擴等級不同。厚重的機箱,配上兩側弧形切割、線條優雅的散熱片,全機看起來像是穿...《 全文

丞遠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2007 Han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