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
|
[專題] 連結過去、現在與未來-Wilson Audio Chronosonic XVX發表會
2019/11/29‧文/郭漢丞 圖‧郭振榮
Chronosonic XVX產品發表會於台灣代理商的聆聽室舉辦,讓Daryl與Blake詳細介紹Chronosonic XVX的創新技術。而且,代理商在現場的Wilson Audio喇叭家族系列產品擺設,事前下了很大的功夫,從Alexandria XLF領銜的Wilson Audio多聲道系統...《 全文 》 |
|
[專題] 無止境的追求完美-Tidal創立者Jorn Janczak親自主持媒體見面會
2019/11/28‧文/林治宇 圖‧林治宇
Jorn Janczak身高超過兩公尺,可說是音響界「高人」,但在232公分的Tidal旗艦喇叭La Assoluta旁邊一站,看起來和一般人差不多。Jorn開宗明義便說:「即便身為品牌創立者與設計人,我的想法和大家一樣,把喇叭做成這樣實在是件瘋狂的事...《 全文 》 |
|
[專題] 降低噪訊是傳輸訊號的關鍵-專訪SOtM總裁李溢源
2019/11/25‧文/郭漢丞 圖‧林治宇
所有SOtM的產品,就功能來說,與一般3C網路通訊產品無異,但是SOtM針對三個問題著手,達到專屬音響的性能提升,這三個問題分別是校正時鐘(clock)、電源供應與乙太網路介面的噪訊濾波(Ethernet noise filter)...《 全文 》 |
|
[專題] 不良率低於0.5%的秘密-AirPulse原廠專訪(三)
2019/11/21‧文/林治宇 圖‧林治宇
在上個單元中主要談的是Edifier與AirPulse喇叭研發過程中的前期測試,藉以找到最適合的元件,這篇則將重點放在組裝、製造與品管,看看Edifier與AirPulse是如何年銷業界最高的800萬套以上產品,又能達到業界最低的0.5%不良率...《 全文 》 |
|
[專題] 極端嚴謹的製程-AirPulse原廠專訪(二)
2019/11/14‧文/林治宇 圖‧林治宇
將Hi-Fi平民化,AirPulse如何辦到?接下來就在AirPulse總經理馬強先生的帶領下,我們實地走訪生產線,看看這個兼具高產能、高效率、高技術且高環保的現代化工廠,是如何做出人人享受得起的Hi-Fi喇叭...《 全文 》 |
|
[專題] 人人消費得起的Hi-Fi-AirPulse原廠專訪(一)
2019/11/06‧文/林治宇 圖‧林治宇
2019年10月中旬,就在大陸十一長假結束後,我和U-Headphone主編蔡承融在AirPulse代理商力孚公司主事者蕭先生的陪同下,一同前往廣東東莞參訪AirPulse原廠,由我負責AirPulse主動式喇叭的採訪工作,蔡承融則負責採訪Edifier耳機...《 全文 》 |
|
[專題] 多樣新品展示雄心-Audio-Technica鐵三角2019新品發表會
2019/10/21‧文/戴天楷 圖‧戴天楷
Audio-Technica鐵三角2019年的新品發表會,於10月18日上午11點,於台北華山創意文化園區的永豐Legacy Taipei音樂展演空間舉行。Audio-Technica鐵三角社長松下和雄在致辭時表示,近來國際經濟局勢詭譎多變,因為中美貿易摩擦之故...《 全文 》 |
|
[專題] 大幅超越前代的New Confidence-劉陽、賀威談Dynaudio新產品
2019/10/17‧文/戴天楷 圖‧戴天楷、Dynaudio
Dynaudio全球業務共分成三大區塊,包括歐洲、亞洲和北美,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客戶支持的反應速度以及服務品質。不管是研發、製造、出貨,依舊都在丹麥原廠,亞洲和北美的Dynaudio分部,都只是為了客戶服務、產品支持以及市場推廣...《 全文 》 |
|
[專題] 把Hi Fi的定義推到新的境界-Gauder博士親說Gauder喇叭的好
2019/10/09‧文/戴天楷 圖‧郭振榮
來自德國的Gauder Akustik喇叭向來以肋骨結構、Accuton單體以及高階分音網路著稱。這次TAA音響展,創辦人Dr. Roland Gauder親自來台,並偕同業務經理Volker Specht一同受訪。Gauder喇叭在德國受到音響同業的敬重...《 全文 》 |
|
[專題] 追求自然和真實之美-專訪Stenheim執行長J. P. Panchard
2019/10/08‧文/戴天楷 圖‧郭振榮
Jean-Pascal表示,Stenheim喇叭第一個特點是用全鋁合金製作箱體,為什麼要用鋁合金?為了避免諧振。「喇叭不是樂器,樂器靠振動發聲,喇叭不是。因此,喇叭箱體的振動越小越好。」他們認為鋁合金的諧振低,非常適合拿來製作喇叭箱體...《 全文 》 |
|
[專題] Blade 2與Ultima 3和鳴-雅士音響KEF & Chord聆聽會
2019/10/07‧文/林治宇 圖‧林治宇
這場KEF & Chord聆聽會分三階段進行,前面兩階段先由Chord原廠銷售經理Robert Wong與KEF首席講師Ben Hagens各自介紹品牌與技術,接著再由音響論壇主編陶忠豪總結Blade 2喇叭與Ultima 3後級的技術精華,並透播放音樂加以驗證...《 全文 》 |
|
[專題] 為遊戲玩家打造-愛樂體驗SVS Prime Satellite多聲道系統
2019/10/03‧文/蔡承融 圖‧郭振榮
包含中央聲道、主聲道、環繞聲道與天空聲道在內,全部使用SVS Prime系列中的Satellite書架喇叭,再搭配12吋主動式超低音SB-1000建構而成。小蔡認為,全數採用同一款Prime Satellite書架喇叭的優點是外觀一致、體積小巧省空間,而且頻率響應...《 全文 》 |
|
[專題] 全新問世「超級數位訊源」-專訪T+A國際行銷經理
2019/10/02‧文/郭漢丞 圖‧郭振榮
看起來是如此,但是如果我告訴您,SD 3100 HV是目前唯一可以解DSD 1024的DAC,應該夠厲害了吧?再來,PDT 3100 HV的SACD/CD承盤,全部都是T+A自家設計、製造,而不是外面買來的轉盤機構,這個厲害了吧?《 全文 》 |
|
[專題] 唯管能使音樂活-專訪Lampizator老闆Lukasz Fikus
2019/09/30‧文/戴天楷 圖‧郭振榮
「別人的DAC都是跟隨同樣的學院教育教導的原則設計的,不管是美國、台灣、或日本,任何國家、任何品牌都是這樣。但我不是。我不跟隨任何原則,我走的是另一條路。」Lukasz眼神銳利,語氣肯定,言談間透出幾分狂傲的底氣...《 全文 》 |
|
[專題] 50年來初心不變-品牌大使David Gordon談Audio Research
2019/09/27‧文/戴天楷 圖‧郭振榮/阿本
這台160 S幾乎就是把一對160M單聲道後級裝在一個機箱裡面。每聲道各用上兩對KT150,在Ultralinear超線性模式工作下,能提供140W的輸出功率,如果用家使用的喇叭效率夠高,在Triode三極工作模式下,輸出功率減半但聲音更細緻...《 全文 》 |
|
[專題] Premuim Wireless正式登場-專訪Piega總工程師
2019/09/24‧文/郭漢丞 圖‧蔡承融
2019年瑞士Piega正式由享映總經銷,為此特邀Piega原廠總工程師與大中國區總代理百籟鐙來台,舉辦Piega原廠教育訓練,並當場頒發結訓證書給授權經銷商,建構Piega台灣專業銷售團隊。在教育訓練課程開始之前,我抓緊時間採訪Piega總工程師...《 全文 》 |
|
[專題] 標誌出品牌精神的旗艦喇叭BC350-專訪Burmester營運長Harald Feld
2019/09/20‧文/戴天楷 圖‧郭振榮
BC350確實很高,超過190公分的Harald站在一旁,BC350幾乎和他差不多了。至於重量就更是可觀,單支就重達420公斤,要搬運BC350可是極為困難的事。從頭到尾全新的設計,讓BC350拉出了與B100之間的產品跨距,直指Hi End頂端...《 全文 》 |
|
[專題] 再造殿堂級喇叭-Gabi Rynveld談Siltech Symphony
2019/09/20‧文/ 戴天楷 圖‧圖/郭振榮/阿本
今年正式推出的新喇叭Siltech Symphony。Gabi表示,他們花了超過五年的時間進行研發,這才端出Symphony這樣的好菜,目的無他,就是為了實現重播最真實活生的音樂。Edwin在開發Symphony時,特別參考了大型樂器如鋼琴和低音提琴...《 全文 》 |
|
[專題] 讓音響輕鬆擁有數位串流-專訪nexum魔律創辦人張之耀
2019/09/19‧文/蔡承融 圖‧蔡承融
「當對音樂有足夠的理解之後,就會知道這個器材帶給你的聲音是不是你想要的?有沒有滿足你的需求?」nexum魔律科技共同創辦人張之耀(Elton)接受專訪時,談的不只是他的器材,更是他對於音樂聆聽這件事情的態度與想法。《 全文 》 |
|
[專題] 讓你把錄音室搬回家-專訪MoFi國際銷售總監
2019/09/19‧文/戴天楷 圖‧圖/郭振榮/阿本
MoFi找來了Spiral Groove的Allen Perkins,由他操刀設計了現下這兩款唱盤:Studio Deck和Ultra Deck。MoFi為這兩款唱盤配上了自己設計的10吋唱臂,一般來講這個價位的唱盤多半配的是9吋臂,而MoFi則配上循軌誤差更小的10吋臂...《 全文 》 |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