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
[專題] 千萬科學測量驗證音質-2015 Revel原廠之旅(四)
2015/10/28‧文/郭漢丞 圖‧郭漢丞
從早上進入Northridge的Harman總部,聽取集團簡報與參觀工廠,已經到了中午,我們的行程不得歇,要來個「工作午餐」(Working Lunch),與集團聲學顧問Dr. Sean Olive邊吃飯邊談「音質的科學測量」。利用科學統計來驗證音質的抽象認知...《 全文 》 |
|
[專題] Northridge總部看Harman集團-2015 Revel原廠之旅(三)
2015/10/28‧文/郭漢丞 圖‧郭漢丞
Revel隸屬於Harman旗下,因此與諸多知名品牌共享研發資源,而Harman研發總部就在洛杉磯Northridge。飛抵洛杉磯第一天時間已晚,用過晚餐之後在旅館休息,準備第二天「全日」Revel參訪。第二天一早驅車前往Northridge,抵達Harman...《 全文 》 |
|
[專題] 追求世界第一的喇叭-2015 Revel原廠之旅(一)
2015/10/26‧文/郭漢丞 圖‧郭漢丞
2015年九月,我與Revel台灣代理商李先生、音響論壇總編輯劉漢盛先生,三人前往美國Harman音響集團之旅,在一週不到的時間內參訪Revel與Mark Levinson,行程走得緊湊,收穫卻是滿滿。原廠之旅的第一站是位於加州洛杉磯的Revel...《 全文 》 |
|
[專題] 全義大利製作超級入門款-專訪Chario原廠經理
2015/08/18‧文/郭漢丞 圖‧郭漢丞
義大利手工製造喇叭一對不到三萬元?真的嗎?沒錯,Chario做到了!全新推出的Reflex系列專攻入門市場,而且標榜百分之百義大利製造,這次在圓山音響展上見到Chario外銷經理Michele Nebel與Alessandro Migliorini,我第一個問題就是:「真的...《 全文 》 |
|
[專題] MBL的金屬加工技藝-2015 MBL原廠採訪(五)
2015/06/09‧文/郭漢丞 圖‧郭漢丞
MBL不只製作喇叭,他們家的前級、後級、綜合擴大機與CD唱盤一樣出名,厚重扎實的金屬加工有如銅牆鐵壁一般,展現Hi End音響「君子不重則不威」的面貌,而這些金屬加工都在MBL德國工廠裡面製作。進入工廠之後,總裁Hermeling先為我們...《 全文 》 |
|
[專題] 碳纖維中高音怎麼做?-2015 MBL原廠採訪(四)
2015/06/04‧文/郭漢丞 圖‧郭漢丞
在MBL工廠看過低音Radialstrahler的大哈密瓜的製作過程,接下來我們看中音與高音怎麼製作。瞭解低音Radialstrahler的製作過程,碳纖維振膜的中音與高音「小哈密瓜」,基本流程很接近,但是難度更高,因為單體尺寸更小,磁隙更小...《 全文 》 |
|
[專題] 101葫蘆喇叭怎麼做?-2015 MBL原廠採訪(三)
2015/06/02‧文/郭漢丞 圖‧郭漢丞
來柏林第一天,馬不停蹄趕到MBL公司,由總裁Hermeing與首席工程師Reis為我們解說101喇叭的前世今生,但是101喇叭怎麼製作出來的?為什麼全世界沒有第二家公司設計或製作類似MBL的360度發聲喇叭?答案就在費工費時的喇叭製作!...《 全文 》 |
|
[專題] Radialstrahler的前世今生-2015 MBL原廠採訪(二)
2015/05/29‧文/郭漢丞 圖‧郭漢丞
MBL公司位於柏林最熱鬧的Kurfurstendamm大街,德國當地人暱稱為Ku'damm,中文讀起來像是褲襠,所以又稱為褲襠大街。在這條全長3.5公里的「柏林香榭麗舍」大街上,囊括了全球精品品牌,包括Gucci、LV、Hermes、Tommy Hilfiger......等等...《 全文 》 |
|
[專題] 獨一無二的MBL Radialstrahler-2015 MBL原廠採訪(一)
2015/05/27‧文/郭漢丞 圖‧郭漢丞
2015年慕尼黑音響展之前,由MBL代理商藝聲蒲少雄先生領軍,帶著蒲栩洋、音響論壇總編輯劉漢盛先生與我,一行四人前往柏林參訪MBL原廠。這趟原廠之旅走得精彩,MBL毫無保留地把壓箱寶全部亮給我們看,不僅講解仔細,拍照也毫無保留...《 全文 》 |
|
[專題] 把音樂帶給所有人-美國MEElectronics品牌簡介
2015/03/18‧文/蔡承融
來自美國耳機品牌-MEElectronics認為耳機的品質好,不代表價錢也要高,而應該是要有合理的售價,讓所有人都能透過耳機享受優質的聆聽經驗。這家公司由一群喜愛音響耳機的發燒友共同成立,2005年成軍至今還不到10年的時間...《 全文 》 |
|
[專題] 專業愛用的PMC-倫敦Metropolis錄音室
2015/03/11‧文/郭漢丞 圖‧郭漢丞
造訪PMC,每一次都會走訪錄音室,2014年的行程中,PMC安排我們參訪倫敦Metropolis錄音室,這間錄音室可算是歐陸最成功的獨立錄音與母帶後製錄音室,曾經在這裡錄音的音樂名人不知凡幾,像是Queen、Michael Jackson、Lady Gaga...《 全文 》 |
|
[專題] 父與子的傳承-PMC的薪火相傳
2015/01/28‧文/郭漢丞 圖‧郭漢丞
在新的企業總部裡,PMC準備好的重頭戲,是國際業務經理Mike與研發主管Oliver Thomas的簡報,說明PMC設計的理念與哲學。從這裡我們也看得出來,Peter Thomas已經從設計者轉為監督的角色,實際上的研發已經交給Oli了。...《 全文 》 |
|
[專題] 森林中的新城堡-PMC全球企業總部
2015/01/26‧文/郭漢丞 圖‧郭漢丞
離開Luton的PMC工廠,我們搭車前往PMC位於Holme Court的全新企業總部,本以為車程大約三十分鐘,可是實際上卻開了差不多一個小時,中間沒有塞車啊,難道PMC的人開自家轎車半小時就能到?每個人都是公路賽車手?巴士離開高速公路...《 全文 》 |
|
[專題] 75mm造就中音無敵-PMC全手工軟半球中音奧秘
2015/01/22‧文/郭漢丞 圖‧郭漢丞
玩音響的人常說:「中音好聽了,聲音就是彩色的!」英國喇叭長期以來也是以中音之美聞名於世,PMC也不例外,可是PMC自家三音路喇叭,中音最厲害的地方在哪裡?答案是PMC自家設計、自家製作的75mm軟半球中音單體!...《 全文 》 |
|
[專題] 職人手作的鑑聽喇叭-三訪PMC生產基地
2015/01/20‧文/郭漢丞 圖‧郭漢丞
三度造訪PMC的生產基地,廠房沒變,內部的安排有變化,帶領工廠參訪的人沒變,一樣是行銷經理Keith Tonge,而生產的流程變化也不大,我不敢說二十五年如一日,畢竟PMC歷經四度搬廠擴大,2014年我們看到新的企業總部,如果日後新廠房蓋好...《 全文 》 |
|
[專題] 歷久彌新的英倫傳奇-三訪英國PMC
2015/01/16‧文/郭漢丞 圖‧郭漢丞
2014年九月,在此間代理商瑩聲邀請下,我再度踏上英國造訪PMC。這是我在八年之內第三度造訪PMC,說實話,我都不知道還能寫些什麼,不過在代理商與原廠的精心安排下,PMC原廠之旅見證的是一家英國鑑聽喇叭歷久彌新的傳奇故事。...《 全文 》 |
|
[專題] 不能拍的秘密-2014 Clearaudio原廠採訪(七)
2015/01/08‧文/郭漢丞 圖‧郭漢丞
採訪不能拍照,那怎麼符合「有圖有真相」的原則?抱歉,要進入Peter Suchy的研發秘密基地之前,我們都把相機留在Clearaudio的試聽室,只帶著筆記本進去,那是和Peter之間的約定,只要不拍照,就能探訪Clearaudio最大的秘密。...《 全文 》 |
|
[專題] 黑膠相關產品應有盡有-2014 Clearaudio原廠採訪(六)
2014/12/26‧文/郭漢丞 圖‧郭漢丞
Clearaudio還有完整的「附件」產品,包括洗唱片機、唱片清潔液、唱盤校正尺規等等,產品線非常的廣,幾乎黑膠相關的所有產品,通通在裡面,且讓我們「看圖說故事」,實地走入Clearaudio工廠看看。...《 全文 》 |
|
[專題] 正切臂、直臂都精彩-2014 Clearaudio原廠採訪(五)
2014/12/11‧文/郭漢丞 圖‧郭漢丞
在原廠專訪第一篇當中,我們提到Clearaudio早年買下Souther正切臂業務,把工廠從美國搬到德國,後來Clearaudio又推出了直臂,在全世界製作唱臂的廠家當中,只有Clearaudio一家「兩者兼備」,而且各有各的特色,真是樣樣通還樣樣精...《 全文 》 |
|
[專題] 硬唱盤的奧秘-2014 Clearaudio原廠採訪(四)
2014/12/09‧文/郭漢丞 圖‧郭漢丞
走入Clearaudio的工廠,像是進入一個黑膠的寶庫,就算是Robert親自帶領,也很難依序前進,我們的採訪顯得隨機,Robert幾乎是每到一站,拿起產品,就能講出一段精彩的故事,不過這可苦了我,怎麼樣把這些零散的訊息,組合成一篇篇有機的報導...《 全文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