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
[專題] 七十年的歷史傳承-持續發光發熱的Quad(一)
2009/05/25‧文/郭漢丞
時間回到1936年,年紀不到二十歲的Peter J. Walker向父親商借了200英鎊,創立了Acoustical Manufacturing Company,成為Quad的前身,二次大戰後隨著經濟復甦,建立了生產規模,將Quad推向全世界,經歷將近七十年,寫下了音響史上輝煌的成就。《 全文 》 |
|
[專題] 堅持品質將Cayin推上國際舞台-珠海斯巴克.凱音 原廠報導(二)
2009/05/22‧文/郭漢丞
在斯巴克.凱音,曹總經理提示,他們採取「小批量、多品種、差異化、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奉為產品規劃與管理的基本原則。所以在生產線上,可同時製作十多種以上不同型號的產品,以達到彈性反應訂單需求的目標。《 全文 》 |
|
[專題] 堅持品質將Cayin推上國際舞台-珠海斯巴克.凱音 原廠報導(一)
2009/05/08‧文/郭漢丞
接觸Cayin的擴大機已經有好一段時間,他們的真空管機用料很紮實,擴大機都很有份量,拿五極管做推挽後級,還可以切換超線性工作,CD唱盤可以切換真空管或晶體類比放大輸出,綜合擴大機也可單獨當前級、當後級使用,愛玩音響的朋友總是能從...《 全文 》 |
|
[專題] 只為音樂而生-Gabi與Crystal Cable的設計創意(一)
2009/05/07‧文/郭漢丞
在Hi End產業當中每一家成功的廠商的背後,都與主事者的態度與認知有關,Crystal Cable也不例外。特別的是,在一片男人當家的音響產業當中,Gabi van der Kley是極少數卓越的女性經營者,做為一位鋼琴演奏家出身的Hi End線材經營者...《 全文 》 |
|
[專題] 傳統中藏著創新-日本Oyaide原廠專訪(四)
2009/05/01‧文/郭漢丞
嚴選用料加上老師傅的手藝,成就了Oyaide在科學與工藝之間的新價值,或許您仍然覺得Oyaide的零件價格不便宜,但是這種純粹與堅持日式手工的傳統精神,卻是Oyaide在全球Hi End市場上攻無不克的真價值所在。《 全文 》 |
|
[專題] 嚴選材料 反覆打磨-日本Oyaide原廠專訪(三)
2009/04/30‧文/郭漢丞
走訪兩處Oyaide的協力工廠,「手工掛帥」的製作過程,從技術層面來說,Oyaide並不先進,不過那種錙銖必較、處處細心的手工製程,在工廠裡看著老師傅專注的眼神,Hi End的精神不就藏在其中嗎?《 全文 》 |
|
[專題] 新白河製作的電源插頭-日本Oyaide原廠專訪(二)
2009/04/29‧文/郭漢丞
坦白說,在日本看到這般「手工插件」與「百分百全檢」的製作過程,我和蒲總都嘖嘖稱奇,在工資超昂貴的日本,竟然有廠商願意為了品質,為小小的插頭付出高昂的成本。Oyaide零件單價看似很貴,但卻貴得有道理,他們追求的是毫不妥協的Hi End精神。《 全文 》 |
|
[專題] 武士道精神的電子零件-日本Oyaide原廠專訪(一)
2009/04/27‧文/郭漢丞
走訪日本Oyaide是一趟行程緊湊的原廠之旅,從抵達東京御茶水Oyaide總公司之後,接著轉搭新幹線趕赴新白河,再趕車回到東京,走訪專門打磨的工廠,然後回到Oyaide總公司進行訪談,一整天的採訪行程讓我們見識到東京的超快速生活與工作步調。《 全文 》 |
|
[專題] Charles Hansen說:這是全世界最好的擴大機!-Ayre MX-R 300瓦單聲道後級(二)
2009/03/10‧文/郭漢丞
對愛樂者而言,散盡千金或許是買音響的難題,MX-R當然不便宜,但抱持「聽任何錄音都好聽」的理念來製作的MX-R,代表了Hi-End音響設計者回歸音響本質的努力:音響是為音樂而生,能讓人享受每一張唱片的樂趣,才是好音響應該具備的特質。《 全文 》 |
|
[專題] 以情感打造的Jadis之聲-認識Jadis誕生的歷程
2009/02/11‧文/郭漢丞
與大多數Hi End工廠的誕生相似,Jadis同樣有一位靈魂人物,憑藉著對於音樂與音響的熱愛,勇敢投入音響設計與製造範疇,走自己的聲音之路,這位仁兄就是Andre Calmettes。真空管是Andre選擇的素材,想藉此設計出能重播「最精準、最真實」的音樂。《 全文 》 |
|
[專題] Charles Hansen說:這是全世界最好的擴大機!-Ayre MX-R 300瓦單聲道後級(一)
2009/02/06‧文/郭漢丞
原廠說自家產品是「全世界最好的器材」時,很多人覺得自吹自擂的成分多一些,廣告大於實質,但是長期和Charles接觸,我聽到這句話時著實嚇了一跳,因為Charles從來沒有說過這樣的話,即使是Ayre自家的K-1Xe/V-1Xe,他頂多說這是很優秀的...《 全文 》 |
|
[專題] 優秀音響器材播放任何音樂都好聽-專訪Ayre總裁Charles Hansen(三)
2009/01/14‧文/郭漢丞
我認為好的音響,就是要讓所有的音樂播放起來都很好聽,無論錄音品質如何!長期以來,我們都認為不好的錄音,聽起來就會難聽,而好的錄音就會好聽,但是我要鄭重聲明,這樣的觀念是錯誤的,而我在MX-R上面的研發努力就是要證明好的擴大機...《 全文 》 |
|
[專題] 無負迴授、全平衡、潔淨電源供應三大特點-專訪Ayre總裁Charles Hansen(二)
2008/12/30‧文/郭漢丞
無負迴是我長期相信的最佳線路。此外,我也相信全平衡線路是好聲的關鍵,因此在放大線路設計上面,無負迴授與全平衡就一直是Ayre的根本原則。至於音響電源供應的處理,就像飲料一樣,沒有潔淨好水,就無法調製出一杯好的飲料,電源就是...《 全文 》 |
|
[專題] 「全數位」解決方案-Meridian創造數位音樂之美(二)
2008/12/22‧文/林治宇
從1980年代初期CD發明,Meridian就深信數位化的浪潮即將席捲音樂與音響市場。在CD尚未成熟之時,所有人都說數位化的音樂訊號可以拿來做很好的測試,但卻抗拒數位音樂進入家庭,Bob Stuart與Allen Boothroyd兩人就已經堅定了對數位音樂的信念。《 全文 》 |
|
[專題] Evolution越見細緻-驅動力霸主Krell的故事
2008/12/16‧文/郭漢丞
Krell這家美國音響廠商創立於1980年,創辦人Dan D’Agostino身兼音響設計,在自家車庫打造出第一部Krell後級KSA-100。Dan當時對自己的設計相當有信心,拿著熱騰騰的KSA-100參加CES展覽,但KSA-100其貌不揚,很多發燒友因而走寶...《 全文 》 |
|
[專題] 擇善固執的音響設計家-專訪Ayre總裁Charles Hansen(一)
2008/12/15‧文/郭漢丞
在Ayre,Charles Hansen就是公司的靈魂,但這位資深音響設計師,卻非常的平易近人。每次在台灣採訪Charles,他總是西裝筆挺,現在到了Ayre在科羅拉多的家,Charles卻一身休閒裝扮,絲毫沒有老板的架子。《 全文 》 |
|
[專題] 八十年的歷史傳承-Tannoy的傳奇故事
2008/12/15‧文/郭漢丞
八十年的歷史當中,Tannoy不斷的致力於製作高品質聲音的重播系統,除了PA市場之外,還包括了廣播、專業錄音室與hi-fi喇叭。在各種不同的產品中,Tannoy共通採用了獨家的「Dual Concentric」單體。這種把高音單體裝置於軸心,透過鬱金香導...《 全文 》 |
|
[專題] 精準傳輸為最高原則-以技術為本位的Nordost
2008/12/11‧文/林治宇
80年代,一般人對音響線材的認知較像是「魔術道具」,因為當時的線材廠商偏好使用較具渲染性的行銷手法,而欠缺實證或技術性的背景資料,因此Nordost想要打破這樣的刻板印象,企圖創造一家在科技與技術上更為領先的公司,提供消費性的產品。《 全文 》 |
|
[專題] 藏身錄音室的不傳之秘-TAD邁向同軸新紀元
2008/12/10‧文/郭漢丞
TAD於1975年誕生在美國,其母公司則是日本Pioneer。為何Pioneer要在美國成立TAD?早在1937年Pioneer成立時,原本就是一家專門製作喇叭與單體的公司,後來才逐漸衍生到多樣化的音響產品,1970年代時,Pioneer已經是全球首屈一指的音響器材領導者...《 全文 》 |
|
[專題] 像是大家庭般和諧的Ayre工廠-Ayre原廠專訪 工廠巡禮(二)
2008/12/03‧文/郭漢丞
在Ayre的產品線當中,最難製作的部分,就是旗艦前級K-1xe的音量控制。K-1是長期以來Ayre最頂級的前級,目前最新型號稱為K-1xe,表示經歷了「X-treatment」與「Evolution」兩次的線路與電源升級,但音量控制部分的設計從來沒有改變過...《 全文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