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4/07/09發表,已被閱讀 88,495 次 |
分類:專題 |
 |
在前兩次的「ASI空間實驗室」專題中,已經介紹了中軸設定,以及用聲波諧振器來處理喇叭背牆四個角落的駐波,其效用除了讓音場結構變得更有條理,高、中、低頻有正確的位置、比例與層次外,還可以讓音場往四角伸展,產生流動感,增加音樂的起伏與對比,讓聲音聽起來更自然、更活生。
聲波諧振器像是有個「導引」作用,往哪裡擺,聲音就會哪裡延伸過去。這並不是諧振器有吸引聲音的功效,而是它會打消該處能量的聚集與停滯,讓空氣產生流動,當空氣會流動時,聲音自然會延伸,音場自然更開放,層次更豐富且清晰,聽感更輕鬆而生動。既然如此,我再繼續增加諧振器的使用,往不同的位置擺放,那音場與聲音又會有怎麼樣的變化呢?
 | 繼續增加諧振器,往不同的位置擺放,讓空間更完善。圖中1黏貼在中軸最上方盡量接近天花板的地方。2與3是另一組聲波諧振器,黏貼在聆聽座位左、右牆面最上方的牆角,也是盡量接近天花板。4則放置在聆聽座位後方牆面的地上,木座上的圓點朝向座位。
|
將諧振器(銅以外的)黏貼在中軸最上方盡量接近天花板的地方,木座上的圓點正對著聆聽皇帝位
也就是說,喇叭背牆除了四個角落有諧振器外,中軸正上方也多了一組諧振器。這時,音場往上撐開,有了高度。如果音樂中有像是鈸、空氣騷動感、鋼琴泛音…等這樣的元素,會變得更豐富。但要知道的是,ASI諧振器並沒有生出更多細節,而是它把空氣處理得更好,讓原本就已存在的細節更顯露了。 上方裝上諧振器後,音場往上拉,厚度會跟著稀釋一點,此時別忘了順手微調一下中軸上擴散器(圓的那顆)的高度,以增加低頻的密實度。
接著,再加兩顆諧振器(銅以外的),黏貼在聆聽座位左、右牆面最上方的牆角,盡量接近天花板,左、右各一,木座上的圓點朝裡
兩邊側牆上確實的黏貼位置需視空間而定,可能在聆聽座位與喇叭之間,也可能就在聆聽座位兩側。 加了之後,音樂背景的噪感更低,微動態、能量的起伏與對比變得更為鮮明。另外,音場向聆聽座位延伸過來,連帶的音像的實體感、低頻的厚度與彈性都變得更好了。更有趣的是,對質地的描寫都更豐富了,像是弦樂擦弦的質地更清楚,松香味有更芬芳的感覺。
接著,再加一顆諧振器(銅以外的),放在聆聽座位後方牆面的地上,木座上的圓點朝向座位
這樣一擺,對低頻造成的變化最大,尤其是低頻原本會有些混濁的空間。低頻的輪廓與線條會變得清晰,讓聲音更清爽、更沉著,延伸更自然,也更沉潛。
善用ASI聲波諧振器,你可以輕鬆把音場的前、後、左、右都給撐起來,而不再是平面化,空有密度、厚度、結像,但死氣沉沉的聲音。最重要的是,你可以毫不費力地任意移動它,把它擺到最適當的位置,透過聆聽找出自己最喜歡的聲音。如果不用ASI,你有沒有其他的空間調聲工具可使用?當然有,像是低頻陷阱、吸音棉、吸音柱、二維擴散板…等比比皆是,但這些工具不僅不易掌握,要移動起來更是大費周章,視覺上影響更大,無形中也就限制你想要調校空間的興趣與意志了。
產品資訊
售價: Basic 銅聲波諧振器 實售價 10,800元/組 Silver 銀聲波諧振器 實售價 19,440元/組 Gold 金聲波諧振器 實售價 54,000元/組 Gold Specail 特金聲波諧振器 實售價 54,000元/組 Platinum 白金聲波諧振器 實售價 108,000元/組 代理商:巴洛克 電話:(02)2516-7050 網址:www.ansbach.com.tw
|
 |
|
 |